不同类型糖尿的原因都有哪些

时间: 2014-12-03 17:47:10 来源: 求医网

  糖尿一般指葡萄糖尿,比较典型的症状表现为心慌、手颤、头晕、出汗等。日常生活中引起糖尿比较常见的就是糖尿病,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尿糖阳性并非一定就是糖尿病,因为除了糖尿病之外,还有多种原因可引起尿糖阳性。

  不同类型糖尿的原因具体如下:

  1.食后糖尿(也称“滋养性糖尿”):糖尿发生于摄食大量糖类食物后,或因吸收太快,导致血糖浓度暂时性升高,超过肾糖阈而发生一过性糖尿,但其空腹血糖及糖耐量试验正常。

  2.饥饿性糖尿:长期饥饿的人突然饱餐一顿,尤其是进食大量甜食后,往往尿糖会呈阳性。这是因为在饥饿期内血糖偏低,胰岛B细胞基本处于半休息状态,当突然大量进食后,胰岛B细胞一时不能适应,引起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而导致血糖暂时性升高和糖尿。另外,饥饿时生长激素分泌增多,可使糖耐量减低,也会促使血糖升高而出现糖尿。

  3.应激性糖尿:常见于急性脑中风、脑外伤、颅骨骨折、脑肿瘤、麻醉等。在上述这些应激状态下,有时血糖会暂时性过高,伴有糖尿。随着应激状态结束或麻醉药失效,血糖会恢复正常,尿糖转为阴性。

  4.肾性糖尿:由于肾小管再吸收葡萄糖的能力减低(肾糖阈下降),故血糖正常而尿糖阳性,常见于妊娠期妇女、家族性肾性糖尿( 又称“原发性肾性糖尿” 或“良性糖尿”)、慢性肾脏疾病、遗传或获得性肾小管疾病等。

  肾性糖尿往往与某些肾小管缺陷有关,其特点是有糖尿而不伴有高血糖,患者无论空腹或饭后,任何一次尿液标本均含有糖,但空腹血糖及葡萄糖耐量试验均正常。

  5.假性糖尿(尿糖假阳性):通常测定尿糖的硫酸铜试验是利用糖的还原性显色。尿中也有不少物质具有还原性,如葡萄糖醛酸、尿酸、维生素C以及一些随尿排泄的药物(异烟肼、水合氯醛、吗啡、洋地黄、噻嗪类利尿剂)等,当它们在尿中浓度升高时,也可以出现尿糖假阳性,称为“假性糖尿”。临床可通过特殊的葡萄糖试验加以鉴别。

来源地址: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000-8470/2008/03/08.htm


查看更多关于“不同类型糖尿的原因都有哪些”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
患者部位:
腹部
相关检查:
血常规检查、糖尿病检查、尿液检查、尿镜检查、超声检查
常用药品:
厄贝沙坦片、盐酸二甲双胍片、瑞格列奈片、阿卡波糖片
相关疾病:
胰腺癌、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妊娠糖尿病

糖尿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