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脾大需做哪些检查

时间: 2014-11-21 17:22:50 来源: 求医网

  当人体局部感染向全身播散和出现全身感染时, 血液和骨髓中可出现细菌,即菌血症、毒血症或败血症。脾是重要的储血器官,感染性脾大就是血液骨髓感染的继发表现,临床上患者有发热、感染血象和症状时,可以进行血液及骨髓细菌培养。血液及骨髓细菌培养用于检测菌血症、真菌血症患者血液中微生物、大多数菌血症是间歇性的,需要多次培养证实。 血液及骨髓细菌培养常用传统肉汤增菌法、自动血培养仪检测法。

  正常人血液及骨髓中无菌生长,因此血液及骨髓细菌培养对感染性脾大检查很重要,具有以下临床意义:

  1、血液中可能感染的细菌:血液及骨髓应是无细菌的,一旦检出细菌应视为菌血症,并应进行药敏试验。血液及骨髓中常见细菌主要有以下各类。

  (1)革兰氏阳性球菌:葡萄球菌,近年来尤以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如 MRSA)多见,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亚急性心内膜炎常可检出α-溶血性链球菌(如草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心包炎可由致病葡萄球菌、乙型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以及厌氧球菌引起。

  (2)革兰氏阴性杆菌:常见的有铜绿假单胞菌及其他非发酵菌;伤寒、副伤寒及其他肠杆菌科细菌。厌养培养可检出拟杆菌、梭杆菌等。

  2、对于检出较少见的细菌,或与临床表现相差太大,不能确认为感染时,如属下列情况,应视为阳性。

  (1)再次送检,严格无菌操作,如仍有相同细菌生长,应视为阳性。

  (2)感染症状出现2~3 周后,血中相应抗体滴度明显升高时,有重要意义,培养结果应视为阳性。

  (3)必要时同时从不同部位两处采血,或静脉血与动脉血,检出同样细菌时,应视为阳性。

  (4)血培养与痰、尿、脓液、胸、腹水的培养检出相同的病原菌。



查看更多关于“感染性脾大需做哪些检查”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外科、中医科
患者部位:
腹部
相关检查:
血常规检查、血生化检查、脾穿刺或活检、腹水常规检查、B超、核磁共振
常用药品:
利血生、维生素B4片、鲨肝醇、维生素K4
相关疾病:
肝硬化、慢性充血性右心衰竭、急慢性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脾脏肿瘤

脾大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