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湿是中医术语,即脾有主运化的功能,其特点是"喜燥恶湿"。如湿气过大,就会阻碍消化,出现腹胀、纳差等症状。脾湿在临床上可分为虚证和实证,根据类型的不同其致病因素也是不一样的,具体如下。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饮食的消化吸收。化生气血津液,充养机体,故被称为后天之本。并有运化水湿,统摄血液的功能。与胃相表里。其病变与湿的关系很密切。无论虚实诸症都可出现湿的兼症。如虚症的脾不运湿。实症的水湿内停。
虚症:脾阳虚弱,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腹胀有冷感。胃口差,大便溏,舌淡白,脉细。上述症状可见于慢性肠炎,慢性胃炎,肠结核,慢性肝炎,慢性肾炎等病症。
实症:寒湿困脾,胸闷口粘,纳谷不馨,脘腹痞涨,头昏身倦。泛恶呕吐。大便溏,皮肤晦暗发黄。四肢浮肿,小便短少,苔薄腻,脉濡滑。可见于慢性肠炎,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肾炎,营养不良性水肿等。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