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胃气上逆的实用方法

时间: 2014-12-01 16:26:58 来源: 求医网

  胃气上逆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胃内容物经食管、口腔吐出的一种病证。有物有声为呕,有物无声为吐,无物有声为干呕。但呕与吐常同时发生,很难截然分开,故并称为胃气上逆。治疗胃气上逆,首先要治疗引起胃气上逆的原发疾病,其次才是对症治疗。下面介绍的是一些简便而且实用的方法,能够阻断神经反射而使胃气上逆中止。

  1.分散注意力,消除紧张情绪及不良刺激。

  2.先深吸一口气,然后憋住,尽量憋长一些时间,然后呼出,反复进行几次。

  3.喝开水,特别是喝稍热的开水,喝一大口,分次咽下。

  4.洗干净手,将食指插入口内,轻轻刺激咽部。

  5.将混合气体装入塑料袋中吸入,混合气体中含90%氧气和10%的二氧化碳。

  6.嚼服生姜片。

  7.将生韭菜洗净,榨出菜汁后口服。

  8.柿蒂(指新鲜柿子或柿饼的蒂)每次枚,煎水成100毫升,分两次口服,一次50毫升。也可酌情加韭菜籽同煎。

  中医穴位治疗

  (一)症状

  胃气上逆酸腐,脘腹胀满,嗳气厌食,得食则胃气上逆愈甚,吐后反舒服,伴有大便气味臭秽。

  (二)治法

  (1)选穴 大椎、胃俞、中脘、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2)定位 大椎:在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见图2-12-1)。

  胃俞: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2个椎体,即为第12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与胸剑联合部(心窝上边)的中点为取穴部位。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站位,用同侧手张开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余4指向下,中指尖处为取穴部位.

  上巨虚: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 (中指)(当犊鼻穴向下,直量两次4横指处,当胫、腓骨之间为取穴部位。

  下巨虚: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9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 (中指)。

  (3)拔罐方法 刺络拔罐法,用梅花针在大椎穴上中度手法叩刺,留罐,以较多血点冒出皮肤为度。余穴位采用单纯留罐法。留罐10分钟,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打嗝


查看更多关于“治疗胃气上逆的实用方法”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中医科、内科
患者部位:
腹部
相关检查:
肝脏疾病超声诊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常用药品:
多潘立酮片、三九胃泰颗粒、多潘立酮片、甲氧氯普胺片
相关疾病:
胃溃疡、胃病、慢性胃炎

胃气上逆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