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引起大便溏泄的辅助检查

时间: 2015-01-23 15:01:48 来源: 求医网

  大便溏泄是一种现在生活中常见的临床症状,它并非独立的一种疾病,而引起该症的疾病有很多,例如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及感染性胃肠炎等多种疾病,所以在治疗大便溏泄前,需要借助一些辅助检查,这样才能更为准确的了解病情。

  溃疡性结肠炎引起大便溏泄的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血红蛋白在轻型病例多正常或轻度下降,中、重型病例有轻或中度下降。甚至重度下降。白细胞计数在活动期可有增高。血沉加快和C反应蛋白增高是活动期的标志。严重或病情持续病例可有血清白蛋白下降。

  2.粪便检查:粪便常规检查肉眼观常有黏液脓血,显微镜检见红细胞和脓细胞,粪便病原学检查的目的是要排除感染性结肠炎,是本病诊断的一个重要步骤,需反复多次进行(至少连续3次),检查内容包括:①常规致病菌培养,排除痢疾杆菌和沙门菌等感染;根据情况选择特殊细菌培养以排除空肠弯曲菌、艰难梭状芽胞杆菌、耶尔森杆菌、真菌等感染;②取新鲜粪便,注意保温,找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及包囊;③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者做粪便集卵和孵化以排除血吸虫病。

  3.结肠镜检查:该检查是本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应做全结肠及回肠末段检查,直接观察肠黏膜变化,取活组织检查,并确定病变范围。本病病变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绝大部分从肛端直肠开始逆行向上扩展,内镜下所见重要改变有:①黏膜粗糙呈细颗粒状,弥漫性充血、水肿,血管纹理模糊,质脆、出血。可附有脓性分泌物;②病变明显处见弥漫性糜烂或多发性浅溃疡;③慢性病变见假息肉及桥状黏膜,结肠袋往往变钝或消失。结肠镜下黏膜活检组织学见弥漫性炎症细胞浸润,活动期表现为表面糜烂、溃疡、隐窝炎、隐窝脓肿;慢性期表现为隐窝结构紊乱、杯状细胞减少。有中毒巨结肠、可疑肠穿孔者禁忌结肠镜检查。

来源地址:http://www.med66.com/new/36a162a2009/2009930zhangx9330.shtml


查看更多关于“溃疡性结肠炎引起大便溏泄的辅助检查”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外科
患者部位:
腹部
相关检查:
胃肠镜检查、胃肠检查、结肠镜检查、肠炎检查、肠胃检查
常用药品:
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散、人参养荣丸、胃肠灵胶囊
相关疾病:
慢性胃肠炎、感染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感染性胃肠炎

大便溏泄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