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粘连的探查模式

时间: 2014-11-25 11:41:25 来源: 求医网

  超声、放射、T磁共振等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外科疾病的诊疗水平,然而肠粘连的诊断进展依旧较少。目前对肠粘连主要有以下几种检查模式:

  1. 根据慢性腹痛和机械性肠梗阻反复发作病史的相关表现;

  2. 根据腹腔内脏器运动受限的影像间接反映;

  3. 根据腹腔内粘连的直观影像;

  4. 腹腔镜检视;

  5. 腹腔直观探查。

  现就这方面的现状作一介绍:

  1. 术后慢性腹痛和机械性肠梗阻反复发作是肠粘连的主要判定依据;

  2. 国外学者用核磁共振检测腹腔脏器滑动,据此判断腹腔粘连存在,并认为效果优于高分辨率 的超声检查,均属于间接影像的定性诊断;

  3. 由于腹腔内粘连位置的不确定,粘连带纤细,在结构空间、织密度、性能上和周围组织关系无差异,常用的影组声通像学技术难以显现成像,这时就需依靠腹腔内粘连的直接影像;

  4. 腹腔镜检视是诸多不明原因的慢性腹痛的最后诊断方式,检视腹腔内粘连直观可靠,等同于开腹探查,可视作诊断的金标准;

  5.对症状持续存在的不典型病例,无法排除原发疾病的存留和手术其他相关并发症,腹探查无疑是腹腔粘连检视和处理的最后手段。


查看更多关于“肠粘连的探查模式”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外科
患者部位:
腹部
相关检查:
胃肠镜检查、影腹腔镜、X光、尿比重
常用药品:
雷尼替丁胶囊、奥美拉唑胶囊、玻璃酸钠、中分子右旋糖苷
相关疾病:
粘连性肠梗阻、肠结核、肠梗阻、胃胀气、胃肠炎

肠粘连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