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

时间: 2014-11-22 17:49:11 来源: 求医网

  急性肾衰竭是指在数小时至数日中发生的肾功能破坏,出现氮质废物滞留血中和尿量减少。遗憾的是,目前对急性肾衰竭还没有一个获得公认的定义。有学者建议以血清肌酐浓度超过基线50%或>0.5mg/dL为依据。而有些人则认为,需要做透析治疗的就算为急性肾衰竭。相对于慢性肾衰竭而言,急性肾衰竭的后果更为严重。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急性肾衰竭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急性肾衰竭病因:

  急性肾衰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急性肾衰竭可分为肾前性、肾性、肾后性三类。狭义的急性肾衰竭是指急性肾小管坏死。

  肾前性病因:1、血容量不足。呕吐和腹泻;烧伤和大量出汗;应用利尿剂和渗透性利尿(糖尿病)。2、心排血量降低。心力衰竭和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全身血管扩张(应用血管扩张剂)。

  肾后性病因:尿路梗阻所致。尿路结石、双侧肾盂积液、前列腺肥大和肿瘤、尿道狭窄。

  肾实质性病因:1、急性肾小管坏死。缺血、中毒、异常HB。2、急性肾间质病变。过敏、感染、代谢异常和肿瘤。3、肾小球和肾小管。急性和急进性肾炎、多发性小血管炎、肾皮质坏死。

  二、急性肾衰竭发病机制:

  1、肾小管堵塞学说:肾小管堵塞致肾小囊内压增高,肾小球滤过停止。

  2、肾血流动力学改变:肾皮质缺血和肾髓质淤血致肾小球滤过减少和肾小管坏死。

  3、反漏学说:肾小管液返流至肾间质致间质水肿,压迫肾单位,加重肾缺血。

  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严重感染或失血所致。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急性肾衰竭


查看更多关于“急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
患者部位:
腹部
相关检查:
尿液检查、血常规检查、血常规肝功能检查、肾脏超声检查
常用药品:
阿昔洛韦、对乙酰氨基酚、青霉素、肾上腺素、吲哚美辛
相关疾病:
肝硬化、肝腹水、败血症、妊高症

急性肾衰竭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