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性肌无力的中医治疗

时间: 2015-06-24 13:37:40 来源: 求医网

  肌性肌无力可能是由多种疾病导致的,主要临床特征为受累肌肉极易疲劳,经休息后可部分恢复。全身肌肉均可受累,以眼肌为主。呼吸肌受累则出现肌无力危象,甚至危及生命。中医历代医著对肌性肌无力虽未见较完备而系统的记载,但从肌性肌无力的病因,病理机制和临床表现来看,应属中医的虚损证。中医针灸对肌性肌无力有较好效果,多能获愈。对其他早期症候较轻的肌性肌无力,也有疗效,但需配合药物同治。

  肌性肌无力的中医治疗:

  (一)取穴主穴:攒竹、阳白、鱼腰、合谷、百会。

  配穴:眼肌下垂加外关、光明、三阴交、足三里;复视加睛明、风池。

  (二)治法每次取主穴3穴,肌性肌无力患者可配穴据症取1~2穴。眼周穴位可单穴直刺,亦可透穴刺,如阳白透鱼腰,阳白透攒竹等。睛明、攒竹穴,用30号毫针,直刺以得气为度,用轻雀啄法行针半至1分钟,其余眼区穴用捻转略加提插之法,亦运针半至1分钟。刺激宜轻,不留针。四肢穴则取紧插慢提,前重后轻的补法,得气后留针30~45分钟。百会穴用米粒大艾炷无疤痕着肤灸3壮,亦可用艾条灸15分钟。

来源资料:《国内免疫学杂志》 1991年 第3期


查看更多关于“肌性肌无力的中医治疗”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
患者部位:
全身
相关检查:
风电图检查、肌肉活检、新斯的明试验检查、肌电图检查
常用药品:
甲钴胺分散片、溴吡斯的明片、琥乙红霉素片、健步壮骨丸
相关疾病:
周期性瘫痪、老年痴呆、麻痹性臂丛神经炎、麻痹性斜视

肌性肌无力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