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病机制来看贫血的病因

时间: 2015-06-05 09:49:22 来源: 求医网

  贫血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之一,然而它不是一种独立疾病,可能是一种基础的或有时是较复杂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一旦发现贫血,必须查明其发生原因。临床上常从贫血发病机制和病因来分类。如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指的就是造血细胞、骨髓造血微环境和造血原料的异常影响红细胞生成,形成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另外失血性贫血、造血原料不足、利用障碍均可导致贫血的发生。

  (一)失血性贫血

  根据失血速度分急性和慢性,慢性失血性贫血往往合并缺铁性贫血。可分为出凝血性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和严重肝病等)所致和非出凝血性疾病(如外伤、肿瘤、结核、支气管扩张、消化性溃疡、痔和妇科疾病等)所致两类。

  (二)造血原料不足

  造血原料是指造血细胞增殖、分化、代谢所必需的物质,如蛋白质、脂类、维生素(叶酸、维生素B12等)、微量元素(铁、铜、锌等)等。任一种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都可能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

  (三)利用障碍所致贫血

  (1)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或利用障碍所致贫血:由于各种生理或病理因素导致机体叶酸或维生素B12一定或相对缺乏或利用障碍可引起的巨幼细胞贫血。

  (2)缺铁和铁利用障碍性贫血:这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贫血。缺铁和铁利用障碍影响血红素合成,有称该类贫血为血红素合成异常性贫血。该类贫血的红细胞形态变小,中央淡染区扩大,属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来源资料:《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2年 第4期


查看更多关于“从发病机制来看贫血的病因”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
患者部位:
全身
相关检查:
循环血浆量检查、红细胞检查、乙醚放散试验检查
常用药品:
富马酸亚、双蚁祛湿、杞枣口服液、复合维生素片
相关疾病:
脑出血、痛风、神经炎、营养不良、精神异常

贫血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