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低的发病机制简述

时间: 2014-11-17 18:19:52 来源: 求医网

  血压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心脏排血、周围血管阻力和循环血量三个因素,三者之间相互适应,互相协调,才能保证血压的相对稳定,这种协调主要通过神经一体液调节来完成。无论何种因素造成上述三种因素之一或多个功能发生障碍或使其协同作用受损,必然导致血压的异常变化,如心脏排血减少、周围血管阻力下降和 (或)循环血量不足引起血压降低,反之引起血压升高。

  正常人在平卧休息时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血管壁张力下降,直立时由于重力作用。使大约700ml左右的血液积于下肢血管,这样就会因为供应头颈部的血液减少,通过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一方面通过增快心率和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另一方面还可通过增加血管张力减少下肢淤血。

  站立时下肢肌肉张力增高对血管(尤其静脉)的挤压,促进血液回流,也起着重要作用。这些代偿的结果就保证了正常人取直立位时仅有短暂的动脉收缩压下降(下降幅度一般为5—15 mmHg),舒张压不降或有上升趋势,平均动脉压一般保持不变。


查看更多关于“血压低的发病机制简述”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外科
患者部位:
全身
相关检查:
体检检查、糖尿病检查、血管检查、血常规检查
常用药品:
注射用左卡尼汀、血塞通泡腾片、聚明胶肽注射液、重酒石酸间羟胺注射液
相关疾病:
直立性低血压、贫血、自发性气胸、内分泌失调

血压低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