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的病因病机

时间: 2014-11-08 16:39:19 来源: 求医网

  血小板减少或功能缺陷时,即发生出血。主要为皮肤及粘膜的出血,表现为瘀点及瘀斑,重者可出现血尿、消化道出血甚至颅内出血。

  血小板减少是指由于多种原因使血小板的计数结果低于参考值的下限,正常值为(100~300)109/L,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较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血小板的生成减少

  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感染、应用某些药物以及进行放化疗之后,以上各种情况均可造成造血**的损伤或者影响造血**的增殖,从而使血小板的生成减少。

  2、血小板的破坏增加

  血小板破坏增加的原因多数尚不明确,部分继发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肝炎等。应用某些药物之后也会出现血小板破坏增加,如烷化剂、抗代谢药等,此类药物常会直接破坏血小板。同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磷脂综合征也会出现血小板的破坏增加,从而造成血小板的减少。

  3、血小板的分布异常

  常见于脾肿大,血小板在肝脏、脾脏滞留过多,造成血小板分布异常,最终引发血小板减少。

  除了以上几种情况,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也会出现血小板的减少,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查看更多关于“血小板减少的病因病机”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五官科、儿科
患者部位:
全身
相关检查:
血常规、血涂片检查、生化检查、血清检查、骨髓检查
常用药品:
转移因子胶囊、转移因子口服溶液、地榆升白片、醋酸泼尼松片
相关疾病:
白血病视网膜病变、输血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同种免疫性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药物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