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与菌尿混淆的症状

时间: 2014-12-18 14:17:55 来源: 求医网

  无症状细菌尿可以由症状性尿感演变而来,即症状性尿感自然或经治疗后症状消失,而仅留有细菌尿,并可持续多年。有些细菌尿者,可以无急性尿感既往史,此外,在尿路器械使用后发生的和在慢性肾脏病的基础上发生的尿感,常常无明显症状。根据尿中的细菌含量来诊断。专家指出,菌尿时一种症状表现,而引起菌尿的疾病有很多,患者需要明确知道如何鉴别,这样才能避免误诊情况的发生。

  容易与菌尿混淆的症状:

  真性细菌尿:①膀胱穿刺尿培养,有细菌生长,或菌落数>102/ml。②导尿细菌定量培养≥105/ml。③清洁中段尿定量培养≥105/ml,一次准确性80%;连续两次培养得到同一菌株,菌落数≥105/ml,准确性达95%。

  肾性糖尿:是指在血糖浓度正常或低于正常肾糖阈的情况下,由于近端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功能减低所引起的糖尿的疾病。临床上分为原发性肾性糖尿和继发性肾性糖尿。

  高草酸尿:原发性高草酸尿症为少见的遗传性疾病,有两种临床类型,即Ⅰ型和Ⅱ型高草酸尿症,均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两型在临床表现上无明显区别,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3∶1,约12%患者在1岁以前发病。

    65%在5岁以前发病。本病主要表现为肾结石、肾钙盐沉着及肾外组织钙盐沉着。患者有反覆发作的肾绞痛和血尿,常继发肾盂肾炎和肾盂积水。肾外组织钙盐沉着多发生于心脏、男性生殖器官和骨骼。草酸钙结晶则可沉着于血管壁。病情进展迅速,逐渐出现尿毒症,此时可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婴儿期发病者多在20岁以前死亡,成年发病者预后相对较好。



查看更多关于“容易与菌尿混淆的症状”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妇产科、内科
患者部位:
盆腔
相关检查:
尿液检查、尿酸检查、尿道炎检查、尿常规检查
常用药品:
野菊花栓、前列通片、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头孢羟氨苄胶囊
相关疾病:
尿毒症、慢性肾盂肾炎、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炎

菌尿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