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囊肿吃什么药

时间: 2014-12-02 15:09:38 来源: 求医网

  皮下囊肿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多患者想治疗,又觉得不值得去医院治疗,就寻找一些简便的口服药治疗。皮下囊肿是任何年龄均发生,以青年时期头面、臂、背部发病多见。为一柔软或多个柔软或坚实的球状物,直径在1~3cm不等。粉瘤埋藏于皮肤或皮下组织内,与皮肤粘连,基底可移动。皮表可见开口小孔,推动囊肿时,此处与皮肤粘连甚紧,并见略微凹陷而出现小坑,即为直接通达皮肤表面的腺体所在导管开口。有的开口处塞着一个黑色粉刺样小栓可挤出白色蜡样物质。发病多年而无症状,易继发感染,化脓破溃,有的奇臭难闻。文献报告有癌变,多数转变为基底细胞癌,少数变为鳞状细胞癌,癌变率约2.2%~4%。

  因此说,皮下囊肿在治疗上,西医也就是手术治疗,而中医药在保守治疗上有一定的优势。

  皮下囊肿缺乏有效的口服药物治疗,原因之一在于,西药中无法找到针对性的消除囊肿或促囊液消失的药物。中医治疗也只能是从整体上进行判断用药。另外,口服药物也受药物吸及药物传送的影响。很明显口服吃下药物后要经过胃肠道分解、吸收,再经过血液运输,而到达肾脏,发挥作用。肾脏本身受囊肿的压迫而影响着血液的运行,所以口服药物作用就大大折扣,发挥不了作用,也就相当于“没有”药物一样。

  皮下囊肿在发展到一定大小后可采用手术穿刺治疗,吸出囊液,但只能针对性消除单个大囊肿,而不适合于消除多发性皮下囊肿。


查看更多关于“皮下囊肿吃什么药”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外科、皮肤性病科、中医科
患者部位:
头部、全身、臀部、上肢
相关检查:
皮肤试验、羊水脂肪细胞出现率、血常规、病理检查、B超、CT检查
常用药品:
注射用青霉素钠、维生素B1片、维生素C片、异维A酸软胶囊、阿莫西林胶囊、东方人-疝敷托(成人型)
相关疾病:
皮样表皮样囊肿、皮脂腺囊肿、上皮样囊肿、皮样囊肿、肉瘿

皮下囊肿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