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硬化的发病机制

时间: 2014-11-26 18:57:38 来源: 求医网

  动脉血管硬化的原因中最重要的是高血压、高血脂症、抽烟。其他如肥胖、糖尿病、运动不足、紧张状态、高龄、家族病史、脾气暴躁等都与动脉血管硬化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血管硬化的发病机制未完全阐明,目前仍然是以多种学说或假说从不同角度来阐述。

  一、脂质浸润学说

  认为本病的九一与脂质代谢失常密切相关,其本质是动脉壁对从血浆侵入的脂质的反应。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动脉壁出现楼板样斑块,而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则是构成粥样斑块的主要成分。虽然动脉壁也能合成胆固醇和其他脂质,但近年来对动脉壁和内皮细胞的生理和病理研究以及对粥样硬化病变的组织化学和免疫化学检查的结果,证实粥样斑块中的脂质主要来自血浆。

  二、损伤反应学说

  认为粥样斑块的形成是动脉对内膜损伤的反应。动脉内膜损伤可表现为内膜功能紊乱如内膜渗透过增加,表面容易形成血栓。也可表现为内膜的完整性受到破坏。长期高脂血症,由于血压增高、动脉分支的特定角度和走向、血管局部狭窄等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所产生的湍流、剪切应力,以及由于糖尿病、吸烟、细菌、病毒、毒素、免疫性因子和血管活性物质如儿茶酚胺、5-羟色胺、组织胺、激肽、内皮素、血管紧张素等的长期反复作用;都足以损伤内膜或引起功能变化,有利于脂质的沉积和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而形成粥样硬化。


查看更多关于“血管硬化的发病机制”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
患者部位:
全身
相关检查:
血液检查、白细胞检查、超声检查、X线检查
常用药品:
月见草油胶丸、长春西汀片、银杏叶片、通脉颗粒
相关疾病:
高脂血症、硬脑膜外血肿、脑血管畸形、高血压

血管硬化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