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滞血瘀的中医疗法

时间: 2014-12-12 17:36:28 来源: 求医网

  中医讲,气为血之帅,即气统帅着血运达全身。因此,如果气滞严重的话,就会连带有血瘀,这就是气滞血瘀。一般来讲,气滞血瘀表现为胸部、胁肋部位、腹部的胀闷走窜疼痛,性情急躁,肋下刺痛,月经不调,痛经。该疾病对患者的身体有很大的危害性,因此还需早发现早治疗。

  气滞血瘀的中医疗法如下:

  首先,选用治气和治血的穴位,期门,太;中、血海,三阴交。用艾条在三阴交,关元穴上方约2—3厘米的地方,做回旋灸,每日1次,每次灸30分钟。

  其次,可以试试治疗气滞血瘀的处方:川芎12克、香附12克、元胡12克、莪术12克,水煎出药汤约500毫升,每天分3次喝,坚持1个月。

  期门、太冲疏通气机,三阴交,血海活血化瘀。对于气滞血瘀的顽症,关键是应用艾灸。中医认为,艾灸有很好的温通作用,所谓“血得温则行”,所以用艾灸加上温阳作用很好的关元穴,就会促进血液的通畅运行。中药里川芎,莪术、元胡均兼有行气和活血的双重作用,而香附善于理气解郁,调经止痛,几味药配合,服用半个月以上,就可以使气滞血瘀症消除。

  另外,“生气是毒药”,要想不气滞血瘀,这一点也应尽量避免。

来源地址:http://www.100md.com/html/201208/0138/9528.htm


查看更多关于“气滞血瘀的中医疗法”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中医科
患者部位:
全身
相关检查:
血液检查、尿常规检查、心电图检查、超声检查
常用药品:
麝香保心丸、益母草软胶囊、龙血竭胶囊、前列舒乐胶囊
相关疾病:
脑梗塞、心肌梗塞、胆囊炎、痛经、子宫肌瘤

气滞血瘀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