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气为血之帅,即气统帅着血运达全身。因此,如果气滞严重的话,就会连带有血瘀,这就是气滞血瘀。一般来讲,气滞血瘀表现为胸部、胁肋部位、腹部的胀闷走窜疼痛,性情急躁,肋下刺痛,月经不调,痛经。该疾病对患者的身体有很大的危害性,因此还需早发现早治疗。
气滞血瘀的中医疗法如下:
首先,选用治气和治血的穴位,期门,太;中、血海,三阴交。用艾条在三阴交,关元穴上方约2—3厘米的地方,做回旋灸,每日1次,每次灸30分钟。
其次,可以试试治疗气滞血瘀的处方:川芎12克、香附12克、元胡12克、莪术12克,水煎出药汤约500毫升,每天分3次喝,坚持1个月。
期门、太冲疏通气机,三阴交,血海活血化瘀。对于气滞血瘀的顽症,关键是应用艾灸。中医认为,艾灸有很好的温通作用,所谓“血得温则行”,所以用艾灸加上温阳作用很好的关元穴,就会促进血液的通畅运行。中药里川芎,莪术、元胡均兼有行气和活血的双重作用,而香附善于理气解郁,调经止痛,几味药配合,服用半个月以上,就可以使气滞血瘀症消除。
另外,“生气是毒药”,要想不气滞血瘀,这一点也应尽量避免。
来源地址:http://www.100md.com/html/201208/0138/95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