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如何治疗气滞血瘀的

时间: 2014-12-12 17:37:31 来源: 求医网

  气滞血瘀证,是气机郁滞而致血行瘀阻所出现的征候,多由情志不舒,或外邪侵袭引起肝气久郁不解所致。该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日常如果出现该疾病的症状时,还需及时到正规医院诊治。

  气滞血瘀的中医治疗方法如下:

  症状:右胁刺痛较剧,痛有定处而拒按,面色晦暗,口干口苦,舌质紫暗或舌边有瘀斑,脉弦细涩。

  治法:疏肝利胆,理气活血。

  方药:四逆散合失笑散。

  方中柴胡、枳实、白芍、甘草疏肝利胆,理气止痛,炒五灵脂、生蒲黄活血化瘀。可酌加郁金、延胡索、川栋子、大黄以增强行气化瘀止痛之效。口苦心烦者,加龙胆草、黄芩;脘腹胀甚者,加枳壳、木香;恶心呕吐者,加半夏、竹茹。

  专家提醒:气滞血瘀体质如有情绪抑郁,应以心理疏导为主,配合疏肝理气解郁药物,如柴胡、郁金、青皮、香附、川芎、绿萼梅、八月札等。中成药逍遥丸、越鞠丸等,均有较好的解郁作用。

来源地址:http://www.med66.com/new/201306/ly201306286236.shtml


查看更多关于“中医是如何治疗气滞血瘀的”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中医科
患者部位:
全身
相关检查:
血液检查、尿常规检查、心电图检查、超声检查
常用药品:
麝香保心丸、益母草软胶囊、龙血竭胶囊、前列舒乐胶囊
相关疾病:
脑梗塞、心肌梗塞、胆囊炎、痛经、子宫肌瘤

气滞血瘀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