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团的中医辨证分型

时间: 2014-11-24 09:21:35 来源: 求医网

  风团又称荨麻疹,相当于中医学中的“痦瘤”、“瘾疹”、“赤白游风”等证,民间俗称“风疹块”、“鬼饭疙瘩”等。中医对本病的认识很早,《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中已有“瘾轸”之名,《诸病源候论·风痦痛候》说:“夫人阳气外虚则汗多,汗出当风,风气搏于肌肉,与热气并则生痦痛。”认识到本病的发生与风邪关系密切。综合各家的分型方法,本病大致可分为以下数型。

  1.风寒型 风团色白或淡红,稍沾冷水则可诱发,瘙痒异常,遇冷当风则加剧,遇热可减轻,口不渴,可伴有发热恶寒。舌淡苔殷白,脉浮缓。

  2.风热型 风团色红,连接成片,暴痒难忍,可有针刺样灼热感,遇热稍减,伴自汗口渴,甚则发热烦躁。舌红苔黄,脉浮数。

  3.气虚型 风团如豆瓣大,成片,疹色与肤色一致,伴倦怠乏力,动则汗出。舌淡胖,脉弱。

  4.血虚型 风团形似豆瓣,边缘红晕色淡,皮肤干燥,伴面色无华,头晕失眠。舌淡苔薄,脉细。

  5.湿热型 风团鲜红或中央色白、边缘鲜红,搔抓之后,皮肤迅即潮红水肿,局部或全身瘙痒及热感,伴恶心呕吐,头晕。舌淡苔白或黄腻,脉滑数。

  6.血瘀型 大片风团遍布全身,色红,时起时消,历久不愈,瘙痒难忍,烦躁,便秘。苔薄黄,脉弦细。



查看更多关于“风团的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皮肤性病科、中医科
患者部位:
全身
相关检查:
血常规检查、血生化检查、皮肤斑贴试验、组织病理检查
常用药品:
非那根、肾上腺素、皮质类固醇激素、抗组织胺、糖皮质激素
相关疾病:
水源性荨麻疹、接触性荨麻疹、血清病性荨麻疹、日光性荨麻疹、胆碱能性荨麻疹

风团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