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萎缩的定位诊断方法是什么

时间: 2014-11-06 18:14:00 来源: 求医网

  肌肉萎缩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多见,该病最为明显的症状是骨骼肌体积的缩小,可由于肌纤维变细或消失,是许多神经肌肉疾病的重要症状和体征。准确的诊断对于疾病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肌肉萎缩的定位诊断如下:

  1、脑部病变引起的肌萎缩:可见于脑血管病引起的偏瘫,经长时间后偏瘫侧可出现废用性肌萎缩,其特点为:远端明显上肢突出,顶叶病变时其所支配的部位出现肌萎缩,多呈半身性,见于脑血管病变肿瘤等。

  2、脊髓病变:其特点为:①常在肢体远端产生肌萎缩,近端较轻,可呈对称性或非对称性分布;②有肌纤维颤动,当脊髓前角有病变时,可见肌纤维颤动;③肌固有反射与健反射脊髓,病变时肌固有反射亢进,肌萎缩严重时则减低或消失,健反射的改变主要根据锥体束损害的情况而定,如果以下运动神经元损害为主时,则健反射减低或消失,脊髓病变可见于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外伤或脊髓软化等。

  3、周围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时,该神经支配的肌肉出现肌萎缩。但无肌纤维颤动,早期肌固有反射可以亢进,若肌萎缩历时较久后肌固有反射可减低或消失,在肌肉萎缩的相应分布区,可伴有感觉障碍及其他营养障碍等,见于多发性肌炎中毒外伤肿瘤压迫等病变。

  4、肌肉本身病变:肌源性肌萎缩一般多分布在四肢近端即胶带部,肌病引起的肌萎缩无肌纤维颤动,肌固有反射减低或消失,与肌萎缩的程度平行可见于肌营养不良症、多发性肌炎等。


查看更多关于“肌肉萎缩的定位诊断方法是什么”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中西医结合科、外科
患者部位:
全身
相关检查:
肌电图、CT检查、MRI检查、腰穿检查、肌肉活检
常用药品:
甲钴胺片、痹祺胶囊、通络生骨胶囊、沉香十七味丸
相关疾病:
周围神经炎、项痹、进行性脊肌萎缩症、痿证、颈肋畸形

肌肉萎缩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