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与紫绀相区分的疾病

时间: 2014-11-22 17:19:26 来源: 求医网

  紫绀又被称为发绀,是指由于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或血中含有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如格高铁血红蛋白和硫化血红蛋白使皮肤和部膜呈现紫蓝色的一种临床表现。紫绀可以出现在全身皮肤和部膜,但在皮肤较薄、色素较少和毛细血管丰富的血循环末梢,如口唇。舌、口腔级膜、鼻尖、颊部、耳垂、甲床等处较易观察到。有时黄疽、水肿或异常色素沉着可以掩盖紫绀的存在。良好的自然光线是早期发现紫绀的必要条件。下面给大家介绍需与紫绀相区分的疾病。

  紫绀的产生取决于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或异常血红蛋白的一定含量,当周围循环的毛细血管中还原血红蛋白含量大于50 g/L时,则出现紫绀;高铁血红蛋白与硫化血红蛋白的颜色比还原血红蛋白更深,当其在血液中含量分别超过30g/L和5g/L时,即可产生明显紫绀。

  紫绀虽然常与缺氧同时存在,并且与缺氧有密切关系,但紫绀和缺氧并非同义语,例如一氧化碳中毒、氰化物中毒、严重贫血等时,虽有明显缺氧,但不出现紫绀;相反,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虽无明显缺氧,却可有紫绀。

  真性紫绀还须与假性紫绀相区别,前者是由于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或含有异常血红蛋白所致;后者则是由于皮肤款膜的异常色素沉着(如银质沉着症、金质沉着症、阿狄森病等)或异物沉着所致。银质或金质沉着一般仅限于皮肤,而不沉着于部膜;阿狄森病引起的色素沉着虽可见于全身皮肤税膜,但以易摩擦处、掌纹普晕或癫痕等处尤为明显;由异物沉着产生的变色,经加压将血液挤出后依旧不退,这些均与紫绀有别。


查看更多关于“需与紫绀相区分的疾病”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皮肤性病科
患者部位:
全身
相关检查:
血常规检查、心电图、心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
常用药品:
磺胺嘧啶片、磺胺甲噁唑片、氨甲环酸注射液、氨甲环酸胶囊
相关疾病: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气管哮喘、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紫绀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