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心烦热的产生原因

时间: 2014-11-28 10:20:28 来源: 求医网

  五心烦热指病人五心如焚(两手、两足心发热、并自觉胸中烦热),烦躁不安、坐卧不宁的症状,其以“烦”为主要特征,往往无明显体温升高。《类证治裁》曰:“内热为烦”。《太平圣惠方》认为本症多由阴虚火旺或病后虚热不清所致,是虚损劳瘵等病的常见症之一。临床导致五心烦热的产生原因有很多,具体如下。

  表热的一种。为热所烦,其热无时而歇。《伤寒明理论》卷一:“烦者热也,与发热若同而异也。发热者,怫怫然发于肌表,有时而已者是也;烦者,为烦而热,无时而歇者是也。二者均为表热,而烦热为热所烦,非若发热而时发时止也,故谓之烦热。”

  郁闷发热之证。《伤寒绪论》卷下:“烦热,为郁闷不安,火热不得发越之象。不经汗吐下而烦热者,为太阳表证。经曰: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如未作膈实,当和解而已;若心下满而烦,则有吐下之殊。烦热自汗而渴属阳明;烦热脉弦,喜呕,或烦而不呕属少阳,不可不辨。汗下后六七日不大便,小腹满而烦,或胸中痛而烦热,喘逆者,为有燥屎,大承气汤急下之。”

  发热烦躁不安。《伤寒温疫条辨》卷二:“烦热者,因发热而烦躁不安也,惟温病为特甚。此盖杂气伏郁三焦,邪火亢闭,怫热潘灼,故心神无定耳。增损双解、增损三黄石膏之属消息治之。”。

  五心烦热患者平素多身体康强,所禀元阳独旺,是以能享高年。至八旬后阴分浸衰,阳分偏盛,胸间恒觉烦热,延医服药多用滋阴之品始愈。迨至年过九旬,阴愈衰而阳愈亢,仲春阳气发生烦热,旧病反复甚剧。


查看更多关于“五心烦热的产生原因”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中医科
患者部位:
上肢、下肢
相关检查:
血常规检查、内分泌检查、体检检查、尿常规检查
常用药品:
阿胶、静心口服液、泻肝安神丸、安神胶囊
相关疾病:
暑热感冒、虚劳、阴虚火旺、心肾不交

五心烦热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