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性发热的中医辨证治疗

时间: 2015-06-05 14:58:12 来源: 求医网

  癌性发热一般是指癌症患者出现的直接与恶性肿瘤有关的非感染性发热,是恶性肿瘤晚期常见症状之一,多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癌性发热是很多癌症病人遭遇的事,很多医师对此并没有太多的办法。中医对癌性发热的治疗有独到的方法,效果比较明显。

  癌性发热的中医辨证治疗如下:

  1、滋阴生津、化痰清热法:主治鼻咽癌、口腔癌、扁桃体癌、肺癌、食道中上段癌等放疗后阴津亏损出现的发热。症见低热缠绵,午后至夜间加重,手足心发烫,心烦易怒,口干咽燥,烦渴欲饮,痰少质粘,尿少色黄;舌质红或有裂纹,舌苔薄甚至光剥无苔,或见苔燥无津,脉细带数。

  药用鳖甲、知母、白薇、银柴胡等滋阴清热;麦冬、大生地、天花粉、石斛等养阴生津;百合、山慈菇、浙贝母、南沙参、胆南星等化痰清热、软坚散结;亦可结合生藕汁、甘蔗汁、荸荠汁、芦根汁、梨汁等甘寒之品饮服,或百合、银耳、莲子、乌龟、甲鱼、淡菜等性凉之物作羹做汤服食为辅助食疗。如此治疗常达热退身凉之效,且能缓解放疗反应,提高放疗效果,同时亦有助于消散肿瘤、标本兼治。

  2、益气健脾、甘温除热法:主治胃癌、大肠癌、贲门癌、食管癌、绒毛膜上皮癌、卵巢癌等多种恶性肿瘤手术或化疗后体质虚弱所出现的发热。症见身热,热势或高或低,时高时低,多于劳累后发作明显,伴见头晕倦怠,气短懒言,食少便溏,甚则心悸,自汗出,易感冒;舌淡胖,边有深齿印,脉沉细无力,面黄白少华。

  药用党参、黄芪、炒白术、炙甘草等补益中气、甘温除热;炒苡仁、茯苓、陈皮等健脾和中;柴胡、升麻、陈皮除有直接抑癌作用外,余皆有缓癌作用。如此以众多的扶正缓癌药组成的方剂,对一切癌症见有气虚发热者皆可适用,不但可退热,还能增强体质,扶正固本,缓解化疗反应,提高化疗效果,有助于化疗全过程的顺利进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制止癌症的复发、扩散及转移。

来源资料:《湖北中医杂志》 2003年 第6期


查看更多关于“癌性发热的中医辨证治疗”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肿瘤科、内科
患者部位:
全身
相关检查:
体温检测检查、皮肤癌检测检查、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
常用药品:
康艾注射液、阿魏化痞膏、转移因子口服溶液、参莲颗粒
相关疾病:
肺癌、管状小汗腺癌、原发性肝癌、脾脏转移性肿瘤

癌性发热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