瘀血,在中医文献中有凝血、著血、留血、恶血、衃血、干血及蓄血等名称。多由于血出致瘀、气滞致瘀、因虚致瘀(即气虚或津亏致瘀)、血寒致瘀,以及血热致瘀等因素,因而导致瘀血停积。
瘀血的致病因素具体如下:
1.气虚致瘀
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则致血行迟缓涩滞;气虚无力统摄血液,血逸脉外,不能及时消散或排出体外,则停积体内,而致瘀血。
2.气滞致瘀
气滞常可导致瘀血。外邪阻气,情志郁结,痰饮壅塞,结石梗阻等,皆可致气机阻滞,影响血液正常运行,使血液迟滞不畅,而致瘀血。
3.血寒致瘀
外感寒邪,或阳虚内寒伤阳,阳气受损,失去温煦推动之功能,可致血行不畅;寒为阴邪,其性凝滞收引,感寒之后,寒邪使血行涩滞,经脉拘急,皆可导致瘀血。
4.血热致瘀
热人营血,血热互结;或外感温热之邪,脏腑郁热内发,火热邪气煎熬津血,血液黏滞不畅;热邪灼伤脉络,血逸脉外,积存体内,均可形成瘀血。
5.津亏致瘀
由于高热、烧伤,或大汗、剧烈吐泻等因素导致津液亏损,血容量不足,血液浓缩黏稠,以致血液运行不畅,亦可形成瘀血。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