瘀血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时间: 2014-12-23 09:15:41 来源: 求医网

  瘀血的诊断方法有哪些血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疾病。由于瘀血既是一种病理改变,又是一个致病因素;可单独致病,更多情况下是综合致病,而且,多种疾病的全过程或某些阶段与瘀血关系密切。所以,判断患者是否有瘀血(或瘀血)存在,的确是临床工作面临的一个具体问题。

  瘀血诊断的要点是:

  1、症状特点:所见病症具有瘀血为患的特点,及可以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者,都应深入考虑是否属瘀血所致。较突出的如:疼痛——痛处固定,刺痛,久痛不愈;口渴——但欲漱水不欲咽;发热——除外正虚、气郁、食积等的内伤发热。

  2、瘀血体征:如舌质青紫或有瘀点瘀斑,脉涩、弦或结,症积包块,体表血管异常,肌肤甲错等。

  3、病史:与现患病症密切相关的,起病前的外伤、出血、月经胎产等疾病的病史。

  4、疗史:有时虽然瘀血的征象不太显著,但有屡服他药,变更治法而未效的治疗史。

  以上四项中,症状特点和瘀血体征是诊断的主要依据,而疾病史及治疗史可作为重要参考。

  据文献报导对200例诊断为瘀血证的病人进行统计,出现频率较高的症状及体征是:固定性疼痛86%,青紫舌70%,舌下静脉曲张62%,面部眼周暗黑49%,肢体麻木40%,少腹硬满压痛38%,人工流产史44%,手术史38%。

  通过近20年来的研究,初步了解到瘀血与现代医学所称的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微循环障碍、血液流变学异常、结缔组织增生变性以及免疫调节失常等病理变化密切相关,故有关的检测数据或征象,均可作为诊断瘀血的参考。但离诊断标准的建立,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因为建立新的诊断标准必须:

  1、证的规范化,避免多象并列而“但见一症便是”的诊断方法。

  2、给微观指标赋予某种辨证意义,需经严格的对比观察,全面验证,避免只重视阳性符合率的片面性。

  3、微观指标的辨证意义,必须从辨病意义中区别出来,即此种指标必须具有证的特异性。

  4、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必须以宏观的证———效关联为基础,微观指标为参照。


查看更多关于“瘀血的诊断方法有哪些”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中医科
患者部位:
全身
相关检查:
皮肤检查、超声检查、免疫病理检查、普拉特试验
常用药品:
云南白药胶囊、复方血栓通胶囊、七厘散、伤科接骨片
相关疾病:
颅骨骨折、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锁骨骨折、血证、流注

瘀血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