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疲乏的中医治疗方法

时间: 2015-06-16 16:08:58 来源: 求医网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人,他们说话有气无力、一动就满身大汗、心悸头晕、面色苍白。对于出现这种症状的人,中医称作“易疲乏”。中医认为,易疲乏,是指人的气力不足,体力和精力都感到缺乏,稍微劳作便有疲劳之感。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都比较低下。常表现为少气懒言,语声低微,疲倦乏力,常自汗出,动则尤甚,舌淡苔白,脉虚弱等。易疲乏属于亚健康状态,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就会发展成病理状态。

  易疲乏的中医治疗方法:

  气血亏虚型易疲乏

  症见面色无华或萎黄,指甲色淡,头晕目眩,心悸眠差,神疲乏力,手足发麻,女子月经量少或推后,舌淡,脉细弱。多见于久病、失血及妇女产后或月经过多者。治疗为益气养血,健脾养肝。通常方药为黄芪、当归、熟地黄、白芍、制首乌、枸杞,川芎、白术、炙甘草。

  肝肾阴虚型易疲乏

  症见唇甲色淡,头晕耳鸣,两目干涩,面部烘热,咽干口燥,胁肋隐痛,五心烦热,或有潮热盗汗,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多见于久病及老年人。治疗为滋养肝肾,养血清热。主要方药熟地、当归、白芍、女贞子、旱莲草、山茱萸、山药、枸杞、牡丹皮、茯苓、炙甘草。

来源资料:《国内实用内科杂志》 2001年 第7期


查看更多关于“易疲乏的中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中医科
患者部位:
全身
相关检查:
甲状腺球蛋白检查、实验室检查、体格检查
常用药品:
硝酸异山梨酯片、阿魏酸钠片、吸入用伊洛前列素溶液
相关疾病:
肥气、雅皮士流感、镰状细胞贫血眼部病变

易疲乏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