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疑偏执的自我纠正

时间: 2014-12-11 17:29:53 来源: 求医网

  猜疑心理是建立在猜测基础上的,这种猜测往往不是以事实为根据,只是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毫无逻辑地推测和怀疑别人的言行。一旦患上猜疑不仅会影响朋友和自身的关系,而且严重时还会有自杀的倾向,所以患者一定要尽早改掉猜疑心理。

  自我纠正猜疑偏执的方法:

  第一、要将周围想得光明一点,好一点,而不要将他人想的“太恶”“太坏”。我不是说对周围一点猜疑都不需要。有时候,有一点猜疑可能会使自己更安全一点。我是在说,不应该猜疑“过分”,应该这样想:“世界上的好人总是要比恶人多得多”。将周围的人和事想得好了,猜疑、戒备心理就会自然而然地减少。

  第二、不要让自己的思想总是停留在对那些“痛苦的事件”的“痛苦的回忆”中去。一个人要学会节制、驾驭痛苦,做痛苦的主人,而不做痛苦的奴隶。一个人越是沉湎于过去,自己就越摆脱不了过去。要相信,社会是在进步发展的,过去的就让他永远过去了。一个人一旦改变了他的陈旧的思维方法,那么,他就会大踏步前进,也就不会“永远怕草绳了”。

  其三、古人曰:“疑人者,人未必皆诈,已则先诈矣。”因此,要改变对他人猜疑的毛病,一定要改变自己“患得患失”的心理习惯,不要自己总有一个“小算盘”,总打自己的“小九九”,不要总让私心折磨和支配自己。俗话说得好:“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一个人私心少了,对他人的猜疑、戒备心理自然就会少了。

  其四、不要让成见和偏见蒙住自己的眼睛。不要轻心小人的馋言,也不要轻信他人的挑拨离间,一个人对他人的偏见、成见越少,就越不容易产生疑心病。

  最后,建议这类人要投入到火热的生活之中去,多交几个朋友,扩大自己的兴趣爱好,多多地开阔自己的眼界,人们的思想境界宽了,胸怀广了,也就不会“太小心眼”了。

  

来源地址:http://www.chinadmd.com/file/izouspvi3eeitrouzpaoxowa_4.html


查看更多关于“猜疑偏执的自我纠正”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精神心理科
患者部位:
全身、头部
相关检查:
脑神经检查、神经检查、神经影像学检查、神经心理学检查
常用药品:
氯氮平片、盐酸氯丙嗪注射液、百优解、盐酸氟西汀胶囊
相关疾病:
血管性痴呆、多发性硬化症、性心理障碍、精神障碍

猜疑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