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脏痛的诊断鉴别

时间: 2015-01-14 14:14:01 来源: 求医网

  内脏痛主要是由内脏器官障碍所引起的,包括扩张、缺血、炎症以及肠系膜的牵拉等。患者往往表现出如恶心、发热、不适和疼痛等联合症状。内脏痛主要有以下五种临床特征:第一,由于感受器分布不均或者缺乏适当的伤害性刺激,并非所有的内脏器官都能产生痛觉。第二,内脏痛并不总是与损伤有关,即内脏痛具有非结构依赖、非功能依赖的特性。第三,因为内脏和躯体的传入神经在中枢有会聚现象,所以内脏痛往往牵涉到体壁。第四,可能和传入神经的分布有关,内脏痛很少局限于某一个部位,是弥散性的。第五,内脏痛往往伴有明显的运动和自主神经反射活动,很可能是机体对外界的一种应激反应。

  内脏痛需要做如下鉴别。

  ①真性内脏痛,是内脏本身受到剌激时产生的疼痛。为一种钝痛、酸痛或烧灼痛,也可为绞痛。由空腔脏器的扩张、痉挛或强烈收缩,化学物质的剌激,脏器的牵拉引起。其特点为:⑴内脏痛位于身体内部,发生的较缓慢,但持续时间较长;⑵缺乏双重痛感;⑶定位不明确,痛区边缘不易确定。

  ②体腔壁痛又称类似内脏痛,是由体腔的壁层受剌激引起的疼痛,如胸膜、腹膜受到炎症、压力、摩擦或手术等导致的疼痛。此种疼痛还有一个特点是其相应脊髓神经段的皮肤出现疼痛或痛觉过敏。


来源资料:《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2003年 第2期


查看更多关于“内脏痛的诊断鉴别”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
患者部位:
全身
相关检查:
腹部超声检查、胸部正位X射线拍片检查、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
常用药品:
盐酸丁丙诺啡注射液、罗通定片、硫酸延胡索乙素片
相关疾病:
心包肿瘤、肠炎、心绞痛、肺血吸虫病

内脏痛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