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内脏痛的治疗用药

时间: 2015-01-14 14:45:35 来源: 求医网

  癌症患者的内脏痛在临床上极为普遍,晚期癌症患者的剧烈疼痛多为内脏痛,其主要特点为:疼痛部位模糊,定位不准确;疼痛性质多为胀痛、绞痛、隐痛,或为模糊不清、难以描述、难以忍受的疼痛;对引起皮肤疼痛的刺激一般不感到疼痛,但对扩张、痉挛、牵扯、缺血、炎症等刺激敏感;常伴有自主神经反应、牵涉痛与肌紧张,并通常伴有情绪异常。内脏痛的程度与患者本身的肿瘤特点相关,颈部、胸部内脏痛容易被忽略,胰腺癌疼痛是最典型的内脏痛,盆腔内脏痛则最为复杂,治疗也较困难。

  在癌症患者内脏痛的治疗中,除了最基本的病因治疗外,镇痛治疗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镇痛治疗中以药物治疗最为常用,应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疼痛治疗三阶梯原则选用药物,但癌症内脏痛的特点决定了其有一些特殊要求:给药方式应尽量减少对胃肠道的影响,注意胃肠道功能紊乱对口服药物吸收的影响,同时应注意阿片类药物剂量滴定,在能耐受最大剂量阿片类药物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辅助药物。

  阿片类药物常规给药

  阿片类药物仍是治疗癌症患者内脏痛的最常用药物,在开始使用阿片类药物治疗时,应每隔2~3小时给予短效制剂,然后在5~6小时半衰期后,得出药物的每日基础需求量。在制剂选择方面,疼痛频繁发作但不加剧应首选长效阿片类药物。长效阿片类药物应该规律应用,以控制大部分的疼痛发作。疼痛突然发作时,应每隔 1~3小时给予短效阿片类药物,如果短效制剂需求量超过每日3次,通常需要增加长效阿片类药物剂量。剂量增幅应该是先前用量的1/3~1/2,或根据患者需求而定。如果副作用较大,阻止了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的进一步增加,在改变给药途径和摒弃阿片类药物之前,应考虑换用另一种阿片类药物。例如,羟考酮对κ 受体作用更强,临床试验也表明羟考酮对内脏痛的作用更加良好。

  对于注射制剂的阿片类药物,推荐使用患者自控镇痛(PCA)。PCA的一个重要的安全特征就是在患者完全安静时不会要求额外的药物治疗。PCA装置因人而异,根据剂量大小、给药间的最小时间间隔和24小时药物总需求量而有所不同。采用该装置治疗内脏痛,由于患者自己控制药物使用,所以疼痛强度的个体差异、药物清除率和有效率对治疗的干涉大大降低。应严格控制持续药物输注量,一般为基础需求量,以保证睡眠及基线疼痛控制。

  阿片类药物鞘内给药

  阿片类药物除了通过口服、直肠、肌肉、皮下、静脉途径给予外,还可以通过硬膜外、鞘内等方式给药。硬膜外和鞘内给药的镇痛药物剂量分别约相当于口服剂量的1/30和1/300,可极大地减少全身用药带来的副作用。

  目前的中枢靶控镇痛系统置入术就是将一特殊导管放置于蛛网膜下腔,然后在患者皮下置入可编程吗啡泵,用皮下隧道方式将导管与泵相连接。泵内有储药器可储存吗啡药液,泵的输注系统可将药液经导管持续缓慢匀速地输至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中,达到控制疼痛的目的。储药器可反复注药,并可改变药液浓度,还可根据病情遥控调节吗啡泵的输注速率。此方法一方面避免了胃肠道给药,另一方面由于吗啡直接作用于脊髓和大脑的内啡肽受体,所以微量的吗啡即可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极大地减少了镇痛药物用量,减少了副作用的发生。

  其他辅助治疗

  除了阿片类药物外,镇痛辅助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癫痫药、抗心律失常药等不仅可以减轻癌症内脏痛患者的疼痛,同时可以改善他们的情绪、睡眠,减轻痛苦并提高他们对疼痛的耐受性。尽管药物治疗是癌症患者内脏痛治疗的根本,但对顽固性的内脏痛患者还可选用微创介入治疗的方法,可明显减少药物使用剂量,也避免了这些药物带来的一些副作用。

  总体上,癌症患者的内脏痛的发病特点决定其需要综合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法,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疼痛,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什么是神经病理性疼痛?

  1994年国际疼痛研究学会(IASP)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定义是“疼痛开始于或起源于外周或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或功能不良”。2001年该定义简化为 “损伤或疾病侵袭到中枢神经系统或躯体感觉系统所导致的疼痛”。这里所说的损伤是指微观或宏观可以识别的与神经系统直接相关的损伤,有别于皮肤、肌肉、软组织和内脏损伤。疾病是指特定的侵犯神经系统的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第二信使系统或离子通道的病理状态。限定为躯体感觉系统损伤可以和神经系统其他类型的损伤相区别,如运动系统损伤引起的痉挛、僵直、肌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原因众多,包括物理性的机械损伤、代谢或营养性神经改变、病毒感染、药物或放疗的神经毒性、缺血性神经损害、神经递质功能障碍和一些非病毒性疾病。有报告指出,癌症患者约1/5存在神经病理性疼痛,较典型的有放疗后疼痛或化疗后外周神经病变导致的疼痛、神经受压后疼痛,也包括合并带状疱疹、复杂性区域综合征等发生的疼痛。在癌痛伴有突发性疼痛的患者中,约1/4患者的疼痛有神经病理性疼痛成分在内。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诊断

  神经病理性疼痛还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综合起来,诊断要素不外乎:①有明确的神经损伤病史和病理学改变;②疼痛的性质表现为烧灼样痛、电击样痛、刺痛、放射痛等,并可能出现自发痛、疼痛高敏或感觉异常;③功能缺失表现为神经损伤后的感觉或运动缺失,所有的疼痛都发生在受损神经或传导通路的神经支配区域内,也可出现自主神经症状;④对常规镇痛治疗仅部分敏感,而抗惊厥和抗抑郁药物治疗则有较好疗效。

  病史神经损伤病史提示了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可能性,应仔细分析病因。疼痛的性质也是重要的诊断线索。在原发损伤愈合后出现自发性疼痛,提示疼痛通常不是由于伤害感受器的冲动所致,而是由于神经系统的异常兴奋(中枢敏化)所引起。疼痛高敏和异常感觉(疼痛)是支持诊断的重要症状,前者指轻度的伤害性刺激导致重度的疼痛,又称痛反应过度,后者指原本舒适的刺激如轻柔触摸或温水刺激也导致疼痛。

  查体感觉神经检查应要求患者划出疼痛分布区域,以便发现疼痛的皮区或周围神经分布模式,应注意检查时用棉签或细针测试比用手指测试更为敏感,痛觉或温度觉的改变比位置觉和震动觉更敏感。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神经损伤后的矛盾现象,正常情况下切断神经应该导致麻木、感觉消失,但此时却出现正常压力负荷下或深度触诊时诱发的疼痛以及去神经部位的疼痛高敏。

  辅助检查包括肌电图和神经传导试验、影像学检查、穿刺性皮肤活检、定量感觉躯体测试(QST)等,此外还有多种神经病理性疼痛诊断问卷表可供参考。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

  由于病因复杂,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存在着不确定性。通常以NNT/NNH作为选择药物的依据,NNT指使1例患者疼痛减轻50%所需要治疗的患者人数,NNH指出现1例严重的、需要治疗的副反应的治疗总数。对具体患者还应分析疗效和副作用。一线治疗药物是抗抑郁药(三环类和SSNRI类)、抗惊厥药(加巴喷丁和普瑞巴林),外周神经损伤可用局部5%利多卡因贴剂或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贴剂治疗。二线药物包括阿片类药物(吗啡、羟考酮、左吗喃、美沙酮)和曲马多。三线药物包括局部辣椒素、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抗心律失常药美西律、其他抗惊厥药、其他抗抑郁药等。局部用药和阿片类药物、曲马多可以单独或与上述两种药物同时使用。

  以上药物治疗均有一定的试探性,一种或几种药物联合效果不好,均应改换其他类型药物,或使用物理及微创方法治疗。针对发病机制的多靶点治疗可能是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查看更多关于“癌症患者内脏痛的治疗用药”的相关常识>>

内脏痛医生咨询

    Fatal error: Exception thrown without a stack frame in Unknown on lin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