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匾要略》第2篇第5条曰:“息张口短气者,肺瘘吐沫”(引自上海科技出版社1984版《金匾要略讲义》,指出短气可见于肺瘘。第7篇中将肺瘘分为虚热、寒热两类,前者因重亡津液,虚热内生,肺失濡润而瘘,症见口吐浊唾涎沫,脉虚数而咳;后者因上焦阳虚,肺中冷而瘘,症见不渴不喝,多涎唾,小便多,甚者遗尿。
第1篇第9条曰:病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腰痛背强不能行,必短气而极也”。第6篇第5条曰:“男子脉虚沉弦,无寒热,短气里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时目瞑,少腹满,此为劳使之然”。这两条所论短气属于肾虚之证。
第9篇第2条曰:“平入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第3条曰:“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迟,关上小紧数”。第6条曰:“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结合第1条“阳微阴弦”之论,胸痹短气乃因阳虚阴盛,胸中痹阻而成,属本虚标实之证。
来源资料:《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8年第6期 作者:宋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