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湿性体质的方法

时间: 2015-06-15 13:56:38 来源: 求医网

  中医讲湿性体质为临床常见的急重证候,多由阳明热盛与湿邪相结合,湿热交蒸于内,影响肝胆疏泄功能,胆汁不循常道,泛溢于周身所致。证属湿热瘀结之候。其病位虽以肝胆为主,然往往波及多个脏腑如脾、胃、三焦等,使病情复杂而多变。湿性体质症状,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如橘子色,小便黄赤而短少,发热、口褐、心烦,脘痞不适,不欲饮食,恶心欲吐,大便秘结,汗出不彻,或头部汗出齐颈而还,舌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夏季或夏秋之交,天气炎热,雨湿较多,相互蒸腾而致湿热之邪相合,从口鼻而入,侵袭人体,困滞于中焦脾胃,气机不利,脾胃呆腻,升降运化失司所致;或因夏暑气候炎热,人体外受暑热之邪,内而恣食生冷瓜果,甘肥厚腻之品,损伤脾胃,运化失司,湿邪内生,内外合邪所致;亦可见于素体湿盛,外感暑热之邪。在临床上大致可表现为湿重于热、热重于湿,湿热并重等三种不同的证候类型。并易兼挟食滞、痰阻等症,证候多属实,病位以在足阳明胃和足太阴脾为主。可见于暑温、湿温、伏暑等病初期、中期。身热不扬、或发热汗出不解,或身壮热,口不渴或渴而不欲饮或渴喜热饮,口渴不欲多欲:或烦渴引饮,胸脘痞闷,腹部胀满,恶心呕吐,不欲饮食;或厌恶油腻,大便溏泄。色酱黄而臭秽;或大便滞而不畅,肢痠困倦,表情淡漠,小便混浊或短赤,苔白腻,或垢腻,或黄滑腻,脉濡缓或濡数。

来源资料:《新中医》 2001年 第5期


查看更多关于“中医诊断湿性体质的方法”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中医科
患者部位:
全身
相关检查:
尿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痰液颜色检查、动态血压监测检查
常用药品:
头孢羟氨苄胶囊、噻吗灵、罗红霉素片、马斯平、阿莫西林
相关疾病:
痰湿阻肺、痰饮、高血压、 咳嗽性哮喘、气胸、纵隔气肿

湿性体质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