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阵挛的常见检查方法

时间: 2015-06-26 16:24:08 来源: 求医网

  肌阵挛是一种大脑神经元细胞异常过度放电而引起的一次性,反复发作的脑功能障碍。这种异常放电病人感觉不到,别人也看不出来,但可以通过脑电图记录下来。肌阵挛发作的特点是突发性及反复发作性,以一次性的抽搐(俗称抽风)或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临床发作可以多种多样。肌阵挛的常见检查方法有特有姿势检查、面部检查、肢体检查、肌张力增高的检查、深反射亢进检查、病理反射检查等。

  1、特有姿势检查:可见肩高耸,前臂内收、肘、腕关节屈曲。手旋前手指屈向掌侧,拇指高度内收。瘫侧下肢过伸,髋关节内收,膝关节伸直,踝关节内收,足趾跖曲呈爪形趾或马蹄内翻足,划圈样行走步态。

  2、面部检查:眼裂以上通常没有麻痹或只有轻微的麻痹,闭目欠紧,睫毛征阳性,用力闭嘴可发现偏瘫侧力弱,自然位时瘫痪侧口角偏向下外方,张口时口呈斜椭圆形。

  3、肢体检查:瘫侧肢体肌张力显著增高,肢体运动明显减弱,部分患者可完全不能运动或前臂内收,表现为上肢伸肌群,下肢屈肌群的瘫痪,且手与足最严重,上肢重于下肢。

  4、肌张力增高的检查:瘫侧上肢以屈肌张力增高为主,下肢以伸肌张力增高为主,偏瘫侧各关节被动运动阻抗感显著。抵抗随牵张力量的增加而加强,最后抵抗消失,常称之折刀感多见于锥体束病变。

  5、深反射亢进检查:由于深反射阈降低,肌肉的反射性收缩幅度增强,检查时可出现上肢的肱二头肌腱反射,肱三头肌腱反射,挠骨膜反射及下肢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的亢进。

  6、病理反射检查:不论任何原因导致的锥体束损害均可出现病理征阳性,如上肢屈肌病理反射可出现霍夫曼征阳性,下肢伸肌病理反射可出现巴彬斯基征阳性等。

  7、浅反射减弱或消失:锥体束损害所致偏瘫者出现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减弱或消失。

来源资料:《国内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 第8期


查看更多关于“肌阵挛的常见检查方法”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
患者部位:
全身
相关检查:
贝美格诱发试验检查、肌张力检查、肌电图检查
常用药品:
盐酸赖氨酸葡萄糖注射液、宁心益智胶囊、九味益脑颗粒
相关疾病:
原发性癫痫、原发性阅读癫痫、新生儿惊厥、咽肌痉挛

肌阵挛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