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吃母乳新生儿发生胎黄称为母乳性胎黄,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胎黄。少数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其胎黄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胎黄。新生儿吃母乳造成胎黄的原因详见以下介绍:
由于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它可以遏制新生儿肝脏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致使血液中的胆红素不能及时进行代谢和排泄,于是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增加,出现新生儿皮肤和巩膜的黄染,导致胎黄的产生。母乳性胎黄的特点是:在生理性胎黄高峰后胎黄继续加重,如继续哺乳,胎黄在高水平状态下继续一段时间后才缓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时,胎黄明显下降,若再次哺乳,胎黄又上升。
温馨提示:出现母乳性胎黄后,一般不会影响小儿的健康,也无发烧和食欲不好的症状。如及时停止喂母奶,胎黄大约在2—4天内减弱,6—10天内全部消失。对于母乳性胎黄,一般不会引起神经系统的伤害。对于母乳性胎黄也不必惊慌,停母乳时可用牛奶暂时替代,待胎黄好转后可以继续用母乳喂养。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