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疮是世界上传染性最强的疾病之一,是由痘疮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这种病毒繁殖快,能在空气中以惊人的速度传播。痘疮病毒有高度传染性,没有患过痘疮或没有接种过痘疮疫苗的人,不分男女老幼包括新生儿在内,均能感染痘疮。痘疮主要通过飞沫吸入或直接接触而传染。痘疮病毒有两型,毒力强的引起正型痘疮,弱者引起类痘疮。
痘疮的发病原因如下:
痘病毒科(Poxviridae)是一群体形较大、结构较为复杂的DNA病毒,在细胞的胞质内进行复制,形成嗜酸性包涵体。受染者发病后皮肤出现丘疹,然后转化为水疱及脓疱。病毒多数能在鸡胚绒毛尿囊膜上生长,产生肉眼可见的痘疱样病损。
根据其抗原性及病毒生物学特征,痘病毒科可分为五组。可寄生于人类的有三组:第一组为痘疮组病毒,包括痘疮、类痘疮、牛痘苗、牛痘及猴痘;第二组为副牛痘组病毒,包括羊痘及副牛痘;第三组为传染性软疣病毒。痘疮、类痘疮、牛痘及猴痘病毒均归属于正痘病毒属(Orthopoxvirus),由于共同抗原的存在,故可通过接种牛痘疫苗来预防痘疮、类痘疮及猴痘。它们在形态学上几乎一致。
痘疮与类痘疮病毒所产生的痘疱较小,边缘完整而突起。痘苗病毒所产生者则较大,边缘不整齐。痘疮病毒致病力较强,但所致细胞病变较痘苗病毒稍慢。痘疮、类痘疮、痘苗病毒能在多种细胞组织培养中增生。痘疮病毒引起典型痘疮;而类痘疮病毒(alastrim virus)毒力较低,引起类痘疮,临床病情较轻。
不过,痘疮病毒在体外生命力较强,耐干燥及低温,但不耐湿热。在4℃时对20%乙醚及1%苯酚有耐受力,可存活数周以上;但在37℃仅能存活24h。0.2%甲醛溶液于室温须经24h始能使痘疮病毒丧失传染性。存在于患者的痂皮、尘土及衣被物品上的痘疮病毒可长期存活;在室温中达数月或更久,在-10~15℃可存活4~5年;而在热带气温下,病毒感染性在3周内即逐渐消失。痘疮病毒对75%乙醇、1∶10000高锰酸钾溶液及酸性环境甚为敏感。在pH3环境1h即被灭活。亦易于被蒸汽消毒法或紫外线照射杀死。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