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蚴性皮炎与相似疾病的鉴别诊断

时间: 2015-06-04 17:36:08 来源: 求医网

  人体钩虫及粪类圆线虫的幼虫所致的钩蚴性皮炎与皮肤蠕虫蚴移行症相似,不易区别,因而临床中需加强二者的鉴别诊断。钩蚴性皮炎消退后不久,即可在粪便中查见钩虫卵。而粪类圆线虫不仅有皮肤损害,且幼虫移动迅速,并可有肠道症状,也可通过粪便检查确诊。

  钩蚴性皮炎的鉴别诊断:

  巴西钩口线的丝状蚴钻入人体皮肤后,造成皮肤损害,初为红斑,以后迅速演变成线状隆起和疱疹,有轻度水肿。由于幼虫的移动和组织反应引起强烈痒感。因抓痒等而激发细菌性感染,可伴有淋巴结肿、发热、食欲减退以及荨麻疹,等全身症状。同时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及血中IgE水平增高。病程可持续数周。虫体穿过的部位,炎症逐渐消退,并干燥结痂而愈。皮肤病变多见于常与泥土接触的部位,如手、足。另外,臀、臂、腿及躯干等部位亦有发生。

  由斯氏狸殖吸虫幼虫、棘腭口线虫幼虫及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等引起的皮肤蠕虫移行症,往往出现在皮层深部或肌层中,呈移动性皮下肿块。局部皮肤表面正常或稍有发红、发热剂水肿,疼痛常不明显,有的可痒感、烧灼感或刺痛。包块间歇的在不同部位出现。常并发内脏蠕虫蚴移行症,伴有内脏器官受孙的临床表现,并出现明显的全身性反应,如发热、荨麻疹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乏力、肌肉酸痛和食欲不振等症状。

  由动物血吸虫尾蚴引起的尾蚴性皮炎,初次感染时症状轻微,但可使人体致敏,故再次感染时症状增剧,出现皮疹、疱疹及水肿,伴有奇痒或因激发感染而累及淋巴管和淋巴结。尾蚴并不能持久地在皮肤中存活,一般也不致死侵入真皮层,在数天后即死亡。但所致局部病变可持续两周,最后结痂脱落而愈。

来源资料:《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1年 第09C期


查看更多关于“钩蚴性皮炎与相似疾病的鉴别诊断”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皮肤性病科
患者部位:
全身
相关检查:
血常规检查、粪常规检查、钩蚴卵检查、皮内试验检查
常用药品:
维生素B1、硼酸、左旋咪唑、阿苯达唑软膏、噻苯咪唑软膏
相关疾病:
异嗜症、缺铁性贫血、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心功能不全

钩蚴性皮炎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