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蚴性皮炎的临床诊断需结合患者病史、症状、体征,据流行病学资料(包括与动物粪便污染的泥土接触史、饮食习惯及特异的饮食史等)进行分析诊断,根据接触史、匐行疹作出诊断。
钩蚴自皮肤侵入时,刺激局部皮肤发生痒性丘疹(俗称粪毒、粪疙瘩等),以足趾及手指间皮肤柔软处多见,局部有奇痒、红肿及灼痛、有的1-2天转成水泡,2-3天内幼虫开始在皮内移行,形成匐行疹。皮疹红色,线状,略高于皮肤表面,伴奇痒,尤于夜间为甚,以足部皮肤多见,手部次之,一般于一周内逐渐消退,也可持续数月。可因抓痒引起继发感染,此称钩蚴性皮炎。其它蠕虫蚴匐行疹与钩虫所致者相仿,但幼虫移行速度略异,幼虫存活和皮疹持续时间不同,少者数天,长者可达数月。
当钩蚴到达肺泡时,可引起肺间质和泡点状出血与炎症病变,经数天或十余天自行消退。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检查可发现明显增高,此为确诊钩蚴性皮炎提供诊断依据。还可采用感染钩蚴前后的人血清做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及补体结合试验,阳性者有助于诊断。
来源资料:《热带医学杂志》 2004年 第5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