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贫血引起弱脉的原因简析

时间: 2014-12-17 21:39:41 来源: 求医网

    贫血是临床上引发弱脉的常见原因,在一定容积的循环血液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以及红细胞压积均低于正常标准者称为贫血。其中以血红蛋白最为重要,成年男性低于120g/L(12.0g/dl),成年女性低于110g/L(11.0/dl),一般可认为贫血。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即溶血性贫血)引起弱脉的原因如下。

    红细胞异常所致溶血
    1.血红素异常所致溶血,如先天性红细胞卟啉代谢异常:红细胞生成性血卟啉病。继发性红细胞卟啉代谢异常:铅中毒。
    2.珠蛋白异常所致溶血,如珠蛋白肽链合成量的异常所致溶血:海洋性贫血。珠蛋白肽链的结构异常所致溶血:异常血红蛋白病。
    3.遗传性红细胞酶缺乏所致溶血:如G6PD缺乏、丙酮酸激酶缺乏等。
    4.红细胞膜异常所致溶血,如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如遗传性棘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口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细胞增多症、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获得性血细胞膜GPI锚连蛋白异常: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红细胞胞外环境异常所致溶血
    1.免疫性溶血,包括自身免疫性溶血,同种免疫性溶血:血型不符所致的急性输血相关性溶血或慢性输血相关性溶血,新生儿溶血症。
    2.血管性溶血,包括微血管病性溶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尿毒综合征。血管壁反复挤压:行军性血红蛋白尿。血管壁异常:血管炎、瓣膜病、人工瓣膜植入术后。
    此外物理因素:渗透压改变。化学因素:氧化剂所致获得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生物因素:疟疾、黑热病、蛇毒。都可以导致贫血的产生,进而出现弱脉现象。

    失血性贫血,临床上常见急性失血性贫血和慢性失血性贫血,一般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出血,使血容量减少,进而出现弱脉的症状。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贫血


查看更多关于“溶血性贫血引起弱脉的原因简析”的相关常识>>

弱脉医生咨询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中医科、内科
患者部位:
全身
相关检查:
中医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查、血生化检查、血气分析
常用药品:
金匮肾气丸、柏子养心丸、附子理中丸、朱砂安神丸、养血安神丸、磁朱丸、鸡血藤颗粒、养血当归糖浆
相关疾病:
产后目病、肝血虚证、心脾两虚、脉溢、心阴虚、心阳虚、脉痹、小儿大动脉炎

弱脉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