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可以出现弱脉现象,常见于缺铁和叶酸缺乏,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是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所致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主要临床特点是贫血、神经精神症状、红细胞的胞体变大,故色中出现巨幼细胞、用维生素B12或(和)叶酸治疗有效。
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引起的弱脉以6月—2周岁幼儿多见,起病缓慢。一般表现为患儿多呈虚胖或颜面轻度浮肿,毛发纤细稀疏、黄色、严重者皮肤有出血点或淤斑。贫血表现皮肤常呈现腊黄色,睑结膜、口唇、指甲等处苍白,偶有轻度黄疸,疲乏无力,常伴有肝、脾肿大。精神神经症状 可出现烦躁不安、易怒等症状。消化系统症状 常出现较早、如厌食、恶心、呕吐、腹泻和舌炎等。
(一) 维生素B12缺乏的原因
1、摄入量不足 胎儿可通过胎盘获得维生素B12储存于肝内供出生后利用,如孕妇缺乏维生素B12,可致婴儿维生素B12储存不足,单纯母乳喂养而未及时添加辅食的婴儿,尤其是乳母长期素食或患有维生素吸收障碍疾病者,可致维生素B12摄入不足,食物中以动物性食物含维生素B12-糖蛋白复合物后由末端回肠粘膜吸收,进入血循环后需与转钴蛋白结合,再运送到肝脏贮存,此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异常均可致维生素B12缺乏。
2、需要量增加 婴儿生长发育较快,对维生素B12的需要量也增加,严重感染者维生素B12的消耗量增加,如维生素B12摄入量不敷所需即可致缺乏。
(二) 叶酸缺乏的原因
1、摄入量不足 羊乳含叶酸量很低,牛乳中的叶酸如经加热也遭破坏,故单纯用这类乳品喂养而未及时添加辅食的婴儿可致叶酸缺乏。
2、药物作用 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可使正常结肠内部分含叶酸的细菌被清除而减少叶酸的供给,抗叶酸代谢药物(如甲氨蝶呤、巯嘌呤等)遏制叶酸代谢而致病,长期服用抗癫痫药(如果苯妥英钠、扑痫酮等)也可导致叶酸缺乏。
3、吸收不良 慢性腹泻、小肠病变、小肠切除等可致叶酸肠吸障碍。
4、需要增加 早产儿、慢性溶血等对叶酸的需要增加。
5、代谢障碍 遗传性叶酸代谢障碍,某些参与叶酸代谢的酶缺陷也可致叶酸缺乏。
来源地址:http://www.wiki8.com/yingyangxingjuyouxibaopinxue_39709/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