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汗的中医辨证诊断

时间: 2014-12-17 21:53:10 来源: 求医网

    中医讲血汗同源,汗多汗少都是病汗液是津液通过阳气蒸腾气化后,从玄府(汗孔)排出之液体《素问·阴阳别论》说:“阳加于阴谓之汗”。色汗显示红色又称血汗,为心肝火旺之兆。汗液的排泄,还有赖与卫气对腠理的开合作用,腠理开,则汗液排泄,腠理闭,则无汗。由于汗为津液所化生,血与津液有同出一源,因此有血汗同源之说,而且又为心所主,故有“汗为心之液”之称。《素问·宣明五气篇》也说:“五藏化液,心为汗”。
    出汗是人体的一种生理现象,正常情况下,出汗并不多,只有在天热、情绪激动、劳动奔走等时,汗量增多。如《灵枢·五癃津液别》篇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生理性出汗,具有排泄废物,调和营卫,滋润皮肤,发散阳气,调节体温及调节呼吸等生理功能和生理意义。外界温度太高、剧烈运动或吃了某些刺激性食物会使气机外散,这时应该伴有汗出;天气寒冷时气机回缩,应该周身无汗。当人体阴阳失衡、脏腑失调时则会反常出汗。

    人的体表防卫外邪入侵靠的是正气,进一步可分为营气和卫气,卫主外,营主内。如果二者不能协调配合,中医叫“营卫不和”,人体就会经常自汗。卫气过弱,里面的营气会泄露出来而出汗;卫气过强,是由于体表受到了外邪的侵袭,卫气都被吸引着抗敌去了,不能再护卫营阴。这两种情况,《伤寒论》中都是选用桂枝汤来调理。

    汗为心之液,如果思虑过度、损伤心脾,也会造成出汗,常伴有心慌气短、失眠多梦、面色无光等,可选用归脾汤来健脾养心。久病的人常有淤血,淤血也能化热导致出汗,其特点是午后或夜间发热,且局部出汗,伴有舌下淤点或淤斑等,常用血府逐淤汤来治疗。如果病人出现冷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弱欲绝等,这是正气暴脱、生命垂危的表现,需要去医院抢救了。

   也有该出汗时不出汗的人,要么是阳气虚弱没有蒸腾的动力,要么是体表有邪使毛孔不能张开,要么是阴津枯竭没有汗的原料,都需要调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空调的普及,夏天很多人都不出汗了,这样人体气机不能正常张开,会给健康带来很大隐患。可见,顺应自然规律才是养生的第一要则。


    

来源地址:http://www.cn939.com/zyys/xiajiyangsheng/75548.html


查看更多关于“色汗的中医辨证诊断”的相关常识>>

色汗医生咨询

    Fatal error: Exception thrown without a stack frame in Unknown on lin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