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后虚烦的中医证治

时间: 2014-12-24 15:23:16 来源: 求医网

  虚烦者,方论中所谓心虚烦闷是也。大抵阴虚生内热,阳盛生外热,外热曰燥,内热曰烦,此不分而分也。伤寒大病不复常,霍乱吐泻之后,皆使人心虚烦闷,妇人产蓐,多有此病。其证内烦,身不觉热,头目昏疼,口干咽燥,不渴,清清不寐,皆虚烦也。方例有虚烦近伤寒之说,不可不辨。又平人自汗,小便频并,遗泄白浊,皆忧烦过度之所致。伤寒属外因,忧烦属内因,霍乱兼不内外因,学人当辨析而调治。

  1、淡竹茹汤

  治心虚烦闷,头疼短气,内热不解,心中闷乱;及妇人产后心虚惊悸,烦闷欲绝。

  麦门冬(去心) 小麦(各二两半) 甘草(炙,一两) 人参 白茯苓(各一两半) 半夏(汤洗七次,二两)

  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二盏,姜七片,枣三枚,淡竹茹一块如指大,煎七分,去滓,食前服。虚劳烦闷,尤宜服之。

  2、温胆汤

  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此药主之。又治惊悸。

  半夏(汤洗七次) 竹茹 枳实(麸炒,去瓤,各二两) 陈皮(三两) 甘草(一两,炙) 茯苓(一两半)

  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3、酸枣仁汤

  治霍乱,吐下增剧,虚劳烦扰,奔气在胸中,不得眠,或发寒热,头疼晕闷。

  酸枣仁(炒,一两三分) 人参 桂心(各一分) 知母 茯苓(各三钱三字) 石膏( ,半两)甘草(炙,二钱)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三片,枣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来源资料:《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卷之九


查看更多关于“伤寒后虚烦的中医证治”的相关常识>>

虚烦医生咨询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中医科
患者部位:
全身
相关检查:
尿常规检查、体检检查、血常规检查、抑郁症检查
常用药品:
静心口服液、桂龙药膏、强力定眩片、六味地黄丸、七叶神安片
相关疾病:
阴虚生内热、心火内蒸、津涸、血虚、肾亏、虚劳

虚烦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