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常常伴有病理性神经损伤,除周围性面神经炎,其他原因如外伤、牵拉、手术等均可造成周围性面神经损伤,导致所支配面部表情肌瘫痪,给患者造成痛苦。面神经-肌电图是近年来发展很快的无创伤、客观全面评价面神经功能的一种检查手段,对临床治疗方案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神经-肌电图检查的临床意义:
一般的肌电图是通过肌电对疾病进行辅助检查的一种手段。应用电子学仪器记录肌肉静止或收缩时的电活动,及应用电刺激检查神经、肌肉兴奋及传导功能的方法。英文简称EMG。通过此检查可以确定周围神经、神经元、神经肌肉接头及肌肉本身的功能状态。对面神经损害程度的正确评估,有助于判断不同病情程度与不同治疗手段的预后,因此早期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预后的评估愈来愈受到重视。最初国内多采用病后4~5天内面神经的波幅变化比、诱发电位远端潜伏期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准确性较差。当面神经由于各种原因而发生缺血、水肿时,其传导速度及其支配肌肉所能兴奋的肌纤维数目均将发生变化。当病变累及髓鞘时则神经传导速度变化较为显着,如果累及了轴索,神经营养发生变化,神经-肌肉终板微电位发生改变则引起诱发电位波幅及肌电图改变。一般来说,两种病理改变混合存在,以一种为主。髓鞘的损伤修复比轴索的再生速度要快,这一点也是判断面神经损伤预后的病理基础。
来源资料:《国内临床康复》 2005年 第1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