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苗接种反应异常鉴别诊断

时间: 2014-11-23 17:23:43 来源: 求医网

  在进行卡介苗预防接种工作中,由于不同生物的制品(剂)的质量及被接种者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有些人在被进行预防接种时往往发生异常反应。现介绍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各种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处理方法,以供参考。

  1 晕针,晕针是由于被接种者精神过度紧张和恐惧,造成暂时性脑缺血而引起短时间失去知觉和行动能力的现象。多发生在受种者空腹、过度疲劳及空气污浊、天气闷热时,特别是性格脆弱的儿童和青少年最容易发生晕针,具体表现为先紧张、面色苍白、出虚汗,继而失去知觉,小便失禁,个体晕针表现程度可有不同。一旦发现小儿出现晕针,应马上使其平卧,保持安静,并喂以热水或糖水,即可缓解。严重者数分钟后仍不见好转,可注射氟美松4mg或0.1%肾上腺0.3~0.5ml即可康复。

  2 过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是一种以周围循环衰竭为特征的综合征,临床表现为皮肤瘙痒、烦躁不安、面色潮红或苍白、呼吸困难、发绀、大小便失禁甚至神志不清等,一般在注射疫苗后数分钟,迟至数十分钟发生。一旦发生应立即使病人平卧,将头部放低,注意保暖,并注射0.1%肾上腺素0.5~1ml,同时给予苯海拉明25~50mg。以上两种药物

  可于10min后再注射1次,经此处理即可恢复正常。

  3 全身性反应,有些儿童在接种疫苗后数小时或几天内会出现全身性反应,多为发热、头痛、恶心、腹泻等症状,可根据症状对症处理,给予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即可康复,但有少数儿童可出现全身性皮疹,皮疹临床表现多样化,但以荨麻疹最为常见,可服用扑尔敏或用苯海拉明针剂等,如发现出血性皮疹、过敏性紫癜等,则应马上到医院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4 局部反应,接种后局部反应要比全身反应多见,轻症者多为接种疫苗24h后,在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热、痛现象,红肿平均直径在0.5~2.5cm为弱反应,2.6~5cm为中反应,5cm以上为强反应,出现以上局部反应要对反应部位用毛巾热敷,每天热敷10~15次,连续5~7天可自愈,但局部反应重症者可出现血管性水肿,首先是接种局部出现红肿现象,并逐渐扩大,皮肤发亮、发绀、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呈吠鸣音等,一旦发生此种情况应立即给予激素类药物,抗过敏治疗并转送上级医院抢救。

  总之,在预防接种工作中,尽管绝大多数情况是比较安全的,但医务人员必须注意个体差异。接种前,除做好体格检查,掌握禁忌证外,还要询问过敏病史,绝不可草率、盲目接种,各种接种点或集体接种现场必须配备抢救药品及设施,接种后做好医学观察,为“迟发型”的反应做好充分的抢救准备,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查看更多关于“卡介苗接种反应异常鉴别诊断”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儿科、皮肤性病科
患者部位:
全身
相关检查:
结核菌素试验、血常规检查、血生化检查、尿常规检查
常用药品:
结核活菌苗、冻干皮内注射用卡介苗、环孢霉素、来氟米特、糖皮质激素、茶碱
相关疾病:
小儿感冒、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小儿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