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ABO溶血病是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是引起核黄疸的重要原因,主要发生在母亲O 型,胎儿A型或B型,其他血型极少见。
本病是由于胎儿接受了母体的(通过胎盘)同族免疫抗体而发病,其发病条件是母体曾接受异种抗原刺激,产生相应的免疫抗体,母体所产生的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胎儿对此抗体具有免疫敏感性而得病。
发病者的母亲多数为O 型,具有免疫性抗A 及抗B 抗体;婴儿多数是A 型,特别多见于A1 其次为A2,及B 型。多见于O 型母亲,是由于母亲其抗A、抗B 抗体除了属于IgM 的天然抗体外,同时还有IgG 的免疫性抗体。A(B)型血清中则主要是抗B(A)IgM,极少有抗B(A)IgG,而IgM 抗体是不能通过胎盘的。免疫性抗A 或抗B 抗体(IgG)则可通过胎盘,抗体进入胎儿体内后,附着于胎儿相应红细胞膜上,与其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溶血。ABO 溶血病可以第一胎发病,这是因为母亲产生免疫性IgG 抗体,除了可以由红细胞抗原刺激外,还可以由多种非特异性刺激产生,因具有ABO 的血型物质可存在于多种组织细胞及体液中,如血清、唾液、胃液、卵巢囊肿液、精液、羊水、汗、尿、泪、胆汁、乳汁中;以及由于肠道寄生虫感染,注射伤寒菌苗、破伤风或白喉类毒素等非特异性刺激而引起免疫性抗体,由于有如此众多的刺激均可使孕妇产生抗体,故孕妇在怀孕前就已具备了这些抗体,因此第一胎就可发病。具有免疫抗体的母亲,虽其胎儿与其ABO 血型不合,但不一定发病,这是由于来自母体的抗体,被胎儿血浆和组织中存在的血型物质结合,阻止抗体对红细胞的作用。同时还由于胎儿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密度较小,因此结合的抗体量少,不引起症状。
具有免疫性抗体的妇女在分娩过一次ABO 溶血病的婴儿后,以后怀孕的情况,据专家分析大量资料发现,约1/3 的新生儿比第一胎的病情为重,1/3的新生儿与第一胎相似,另1/3 则比第一胎为轻。
参考文章:http://www.wiki8.com/xinshengerrongxuebing_39687/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