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角流涎即流唾液,俗称流口水。一天(24小时)中,三对唾液腺不断分泌唾液,尤其进食时分泌量增加,帮助食物消化,平时及睡眠时分泌量少一些,分泌的唾液不自觉地流入食管和胃内。
口角流涎的内在病因及治疗如下:
①病因脾气虚衰,不能收摄津液所致。《景岳全书·杂证谟》谓口角流涎,为太阴脏气之脱。《医钞类编》治舌纵涎下多唾,或口角流涎不止,口眼斜,手足痿软,用神龟滋阴丸。《张氏医通》治气虚挟痰,卒然晕倒,口眼斜,口角流涎者,用六君子汤加秦艽、天麻、姜汁、竹沥。
②病在中焦。胃热则流热涎。症见涎唾从口角流出,绵绵不已。治法若因胃家有热得,宜清胃泻火,用清胃散加减。
③因虫积者,宜杀虫消疳,可选用乌梅丸加减。
新生儿时期由于唾液腺尚未充分发育,分泌量很少。自5~6个月龄唾液腺开始发育,并增加辅食,长出乳牙,唾液分泌量增加;但口腔容积小,吞咽调节的功能还不完善,所以出现流口水的现象,尤其在高兴、发笑时往往滴滴流涎。此后流口水的现象,除了2岁以内长出乳牙时可流涎外,很少在正常的情况下流涎。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