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流涎的中医处方有哪些

时间: 2014-12-16 19:28:28 来源: 求医网

  流涎以口角流涎,缠绵不愈为特征。或为口内发炎,唾液分泌过量,或为吞咽功能不完善所致。脾胃虚寒所致的流涎,口角流涎,涎液清稀,小便清长,大便溏薄。治当温脾燥湿。

  治疗流涎的中医处方介绍:

  处方(一):理中汤。由人参(党参)、干姜、白术、炙甘草组成。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处方(二):鹿角屑末。

  用法:鹿角屑末每次用0.5克左右,水饮服1盅。

  处方(三):温脾散。由附子、干姜、白术、甘草组成。

  用法:上药白术2份,其余各1份,研为细末,每次1.5克,米汤送服,每日2次。

  处方(四):摄涎汤。由益智仁10克,鸡内金10克,白术6克组成。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处方(五):益智仁30克,土炒白术40克。

  用法:取药加白面粉400克,再过细筛后,加食盐和炒芝麻各10克,水适量和面烙焦饼40板。用前放灶上烤焦后再食。1~2岁每日2次,每次半板;3~4岁,每日2次,每次1板;5岁以上每日3次,每次1板。


查看更多关于“治疗流涎的中医处方有哪些”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五官科
患者部位:
头部
相关检查:
体检检查、血常规检查、炎症检查、智力障碍检查
常用药品:
脑安胶囊、复方地龙胶囊、醒脑再造丸、醒脑再造胶囊
相关疾病:
胎肥、痰厥、小儿癫痫、口糜、小儿有机磷农药中毒、小儿坏死性龈口炎

流涎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