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刺激征的发病机制

时间: 2014-11-27 15:22:59 来源: 求医网

  脑膜刺激征是脑膜、 脊膜和神经根遭受刺激性损害时,所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头痛、呕吐、颈强直、Kerning征和 Brudzinski征阳性。主要见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压增高等。

  【发病机制】

  脑膜、脊膜和神经根为颅内敏感结构,当其遭受刺激性损害,由其支 配的相应肌群反射性痉挛产生一种防御性反射。颈肌主要接受颈丛(C1-4)神经支配,根据这种解剖结构可得知,脑膜炎或颅底病变、颈椎及颈神经根的一些病变都可以引起上述肌肉痉挛、出现颈强直,一般来说,其反应强度与疾病严重程 度有关。此外,当颅内外痛觉敏感结构如颅内外血管、静脉窦、感觉神经、头皮、颅底部硬脑膜、颅骨受到牵拉、伸张、压迫或炎症刺激,痛觉主要经第Ⅴ、Ⅸ、Ⅹ脑神经、C1-4脊神经及交感神经传递,因此在颈强直的同时,可产生全脑或 局部的疼痛反应。

  【临床特点】

  1. 头痛:最重要、最常见的症状,也是最基本必然有的症状。头痛出现时间、部位、性质、程度依据病因不同而异,如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头痛突然发生,全头性剧痛,感染性疾病如脑膜炎等引起的头痛是亚急性发生,逐渐加重,多为广泛性头痛,头痛强度不定。

  2. 呕吐:常见,多呈喷射状与进食无关,头位变动或头痛增重时呕吐明显,一般不伴有恶心。

  3. 颈强直:脑膜刺激征中重要的客观体征,头前屈明显受限,头侧弯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头旋转运动受限较轻,而头后仰无强直表现。

  4. kerning征:病人仰卧位,先将一侧下肢伸直,另一侧下肢的髋关节及膝关节屈曲成直角,然后左手固定膝关节,右手托足跟抬高小腿,使膝关节伸直,正常可以使膝关节伸展达135°以上。阳性表现为伸膝受限、伴有疼痛或对侧下肢自动屈曲。

  5. Brudzinski征:病人仰卧,下肢伸直,医生托起病人枕部作被动屈颈动作,当头部前屈时,若两侧髋、膝关节自动屈曲,则为阳性。



查看更多关于“脑膜刺激征的发病机制”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
患者部位:
头部
相关检查:
婴儿脑瘫检查、脑神经检查、脑神经递质检查、脑瘫检查
常用药品:
小儿双磺甲氧苄啶颗粒、注射用头孢噻肟钠、小儿双嘧啶片、注射用美洛西林钠
相关疾病:
硬脑膜外血肿、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脑膜炎、脑膜瘤、结核性脑膜炎

脑膜刺激征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