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下腺疼痛、压痛的术后处理方法

时间: 2015-06-17 09:39:40 来源: 求医网

  颌下腺疼痛、压痛是颌下腺炎的常见症状表现,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涎石堵塞导管系统后产生的排唾障碍和继发感染的炎性反应,常见的主要症状是进食时颌下腺部位肿胀和疼痛。目前有较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手术方法,治愈率较高。对于术后出现的并发症需要进行观察与及时处理。

  颌下腺疼痛、压痛的术后处理方法:

  (一)一般处理

  1.术后应用抗生素,以防感染。

  2.术后48小时拔除引流条,适当加压包扎,5~7日拆线。

  (二)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

  1.术刨出血

  术后创区1~2目的轻微渗血无需处理。如果较大管径血管术中未能妥善止血,或可能因为患者原发或手术、麻醉后继发高血压未能控制可导致术后较严重的出血,表现为创区肿胀、血肿,创口持续性渗血,短时间内负压引流出大量新鲜血液,严重时可导致吸入性或阻塞性呼吸障碍引起窒息,危及生命。此时应查明原因,果断处理;控制血压,打开创口寻找出血点迅速止血,清除血肿。

  2.感染

  患者术后出现高热、白血病升高、术区红肿热痛即可确诊。应积极抗感染处理;充分引流,可根据细菌培养药敏结果,针对性选择、合理使用抗生素。

  3.神经损伤

  术中损伤面神经下颌缘支可导致下唇及口角呙斜,损伤舌神经可致舌感觉异常,术后应给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药物。

来源资料:《国内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05年 第1期


查看更多关于“颌下腺疼痛、压痛的术后处理方法”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五官科
患者部位:
头部
相关检查:
CT检查、口腔内窥镜检查、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
常用药品:
盐酸米诺环素片、去痛片、阿司匹林缓释片、头孢地尼分散片
相关疾病:
急性颌下腺炎、口腔溃疡、颌面部放线菌病、颌下间隙感染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