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厌食,古代多列入疳积及脾胃病。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这方面报告较少,到八十年代开始,医界始对厌食症有较集中的论述。对此证之病机,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认为先天禀赋不足,脾胃虚弱,情志偏亢及饮食失节、喂养不当,均为此证之原因,尤以后两者为最常见,可达患儿总数一半以上。从中医角度来说,神病则形病,《灵枢•天年》提出:“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也是认为神的存在是生命活动的前提。
中医对厌食症主要分为三大诊断要点:
1.肝郁脾虚型主证:厌食,食欲不振,拒食,便溏,月经不调或无月经,舌质暗淡,舌苔白腻,脉弦细;烦闷,难入睡或失眠,多疑,注意力不集中,强迫思虑。
2.心脾两虚型主证:心悸,乏力,厌食,拒食,腹胀或便溏;舌质淡,舌边尖有齿痕,舌苔薄,脉沉细;多思多虑,精神不振,失眠或多梦,惊恐不安。
3.肝肾阴虚型主证:心悸,耳鸣,腰酸腿软,厌食,无月经,舌边尖红,脉细数或沉细。
来源资料:《中国民间疗法》2007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