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本来是人体代谢的一个生理过程,可以调节体温,排泄废物。在炎热的夏天要是不出汗,人恐怕受不了。但是不正常的出汗可能是某些疾病的症状,过多的出汗会造成水和电解质紊乱,表现为面色苍白、疲乏无力等;如尿液减少影响肾脏功能,导致血黏稠度加大,容易发生血栓,也可以造成口干、头晕、乏力、易感冒等不适。
多汗症的药物治疗分为外用药,内用药,物理疗法和肉毒杆菌毒素A(BTX-A)局部注射。
1.外用药:常用的止汗剂包括20%~25%氯化铝溶液、0.5%醋酸铝溶液、3%~5%甲醛溶液、5%明矾溶液、5%鞣酸溶液。外用药使用次数过多,会引起局部干燥、轻度皲裂或严重刺激现象。
2.内用药:全身性多汗症主要是治疗相关的原发疾病。镇静药(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司可巴比妥、氯美扎酮等)及小剂量抗焦虑药(地西泮、羟嗪、多塞平等)对情绪性多汗症有效。较大剂量的抗胆碱能药才具有遏制汗液分泌的作用,可引起难以忍受的口干,故趋向淘汰。
3.物理疗法:自来水离子电泳疗法,适用于局部(掌跖、腋窝)外用治疗失败的患者。安装心脏起搏器者禁用。浅层X线照射可遏制汗腺分泌,仅适用于其他治疗失败的严重的掌跖多汗症患者。
4.肉毒杆菌毒素A(BTX-A)局部注射:多用于治疗掌跖及腋窝多汗症。一般注射后5~7天止汗明显,平均可维持9~12个月。
来源资料:《国内基层医药》 2004年 第10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