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鼻炎的体内法检测原理

时间: 2014-11-24 09:52:49 来源: 求医网

  体内法是以变应原(过敏原)激发人体,观察所出现的变态反应。诊断变态反应性鼻炎时,主要有变应原皮肤试验和鼻内激发试验。

  (1)变应原皮肤试验 该法系将适当变应原引入皮肤,使变应原与皮内肥大细胞表面特异性IgE结合,引起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等介质,进而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浆渗出,组织水肿,使皮肤局部出现丘疹或风团等荨麻疹样反应。临床上常用的皮肤试验有两种:

  ①皮内法以 将一定浓度(1∶1000)的变应原溶液0.01~0.02ml注入皮内,观察15~20分钟。若注射局部出现风团样反应(直径12.5px以上)即为阳性。

  ②挑刺法 将一定浓度(1∶10)的变应原溶液滴在皮肤表面,然后在液滴处以针尖挑刺,挑破表皮而不出血。15~20分钟看结果,局部隆起并有红晕为阳性。

  这两种方法匀应以变应原溶媒和组织胺溶液(0.1%)分别作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皮内法敏感性强但特异性不如挑刺法。挑刺法特异性强且较安全,渐为多数医师采用。

  皮肤试验的优点是快速、简便,特异性较强,一次可同时作多种变应原,但一般以不超过15种为限。经仔细分析病史,只须检测可疑变应原即可。

  皮肤试验一般不会发生严重反应,但高度敏感者偶可有之。主要表现是面部潮红、掌心发痒、眼睑水肿、胸闷、咳嗽、气喘,严重者可发生喉水肿。一旦发生反应,可按青霉素过敏进行处理。如果处理及时,不会发生严重危险。

  皮肤试验所用的变应原溶液,在国外发达国家多为商品,有一定质量标准。我国目前尚无国内统一的质量标准,所用的变应原溶液多为几家大医院变态反应科自行制备。

  (2)鼻内激发试验 鼻内激发试验是一种既灵敏又特异的方法。该法系将某种变应原溶液(1∶1000)滴加于直径12.5px的圆滤纸片上约200μl,然后将其置于下鼻甲粘膜表面。患者若对该种变应原过敏,放置3分钟后即可诱发出典型的变应性鼻炎症状,高度敏感者可诱发哮喘发作。该试验每次只能测试一种变应原,因此只是在皮肤试验阴性,但又怀疑对某种变应原过敏,或在某种特殊情况下须对皮试进一步验证时应用。也和皮试一样,在鼻内激发之前应设对照,以排除假阳性。

  皮肤试验和鼻内激发试验皆应在试验前48~72小时停用抗组织胺药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类。如患者正伴有严重哮喘状态,不宜行上述检查。


查看更多关于“变应性鼻炎的体内法检测原理”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五官科、中医科
患者部位:
头部
相关检查:
气道过敏试验、鼻腔内镜检查、组胺吸入试验
常用药品:
氯雷他定片、马来酸氯苯那敏片、鼻炎康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甲泼尼龙片、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富马酸酮替芬片、马来酸氯苯那敏片
相关疾病:
季节性鼻炎、鼻炎、过强反射性鼻炎、枯草热、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鼻衄、变态反应性鼻窦炎、咽喉炎、支气管哮喘、渗出性中耳炎

变应性鼻炎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