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的中医辩证要点

时间: 2014-11-26 19:25:00 来源: 求医网

  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内膜以外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中医无此病名记载,但此症状及体征属“痛经”、“癥瘕”、“月经不调”、“不孕症”的范畴。因为子宫内膜异位的发生与月经周期有关,所以在治疗时需结合月经周期的不同体质分别论治。一般经前以调气祛瘀为主;经期以活血祛瘀、理气止痛为主;经后以益气补肾、活血化瘀为主。

  子宫内膜异位的中医辩证要点

  1.气滞血瘀

  [证候]经前、经行下腹坠胀痛、拒按。经血或多或少,紫黯有块,块去痛减,腹中积块,固定不移,伴胸闷乳胀。舌紫黯有瘀点,脉弦或涩。

  2.寒凝血瘀

  [证候]经前或经行小腹绞痛、冷痛、坠胀痛,拒按,喜温畏寒。经量少,色紫黯,或经血淋沥不净,或见月经后期,不孕,形寒肢冷,或大便不实,面色苍白。舌紫黯苔薄白,脉沉紧。

  3.湿热瘀结

  [证候]下腹结块,平时小腹隐痛,经期加重,灼痛难忍,拒按,得热痛增。月经量多,色红或深红,质黏,带下量多,色黄质黏味臭,口苦咽干,烦躁不宁。舌质紫黯,舌边尖有瘀斑、瘀点,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4.痰瘀互结

  [证候]下腹结块,婚久不孕,经前经期小腹掣痛,疼痛剧烈,拒按。形体肥胖,头晕沉重,胸闷纳呆,呕恶痰多,带下量多,色白质黏,无味。舌黯,或舌边尖有瘀斑、瘀点,苔白滑或白腻,脉细。

  5.气虚血瘀

  [证候]经前或经后腹痛,喜按喜温。经量或多或少,色淡,质稀或夹血块,或婚久不孕,面色少华,神疲乏力,大便不实。舌淡黯边有齿痕,苔薄白或白腻,脉细无力。

  6.肾虚血瘀

  [证候]经行或经后腹痛,痛引腰骶,月经先后不定期,经行量少,色淡黯质稀,或有血块,不孕或易流产,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黯滞或有瘀点,苔薄白,脉沉细而涩。

来源资料:《国内中医药报》2010年9月27日


查看更多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的中医辩证要点”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妇产科
患者部位:
女性生殖
相关检查:
四维B超检查、腹腔镜检查、宫腔镜检查、X线检查
常用药品:
达菲林、安今益、达那唑、内美通、孕三烯酮
相关疾病:
月经失调、继发性痛经、巧克力囊肿、子宫腺肌病

子宫内膜异位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