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虽为良性病变,但具有类似恶性肿瘤远处转移和种植生长能力,其临床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因人而异,并随病变部位的不同而不同,症状的特征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目前此病的病因仍不明,因此在临床上治疗方法也很多,主要为缓解症状、解决生育要求、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等,现将临床上对于该病的药物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孕激素
孕激素可造成子宫内膜脱落及萎缩,费用低,副反应小,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优选药物。近年的研究表明,孕激素拮抗雌激素,主要通过抗血管形成、抗炎性反应及免疫调节、对子宫内膜细胞增殖的降调节及增加细胞的凋亡能力等。常用安宫黄体酮(MPA)、甲羟孕酮、甲地孕酮等。主要适用于痛经明显、病变较轻而目前无生育要求的患者。MPA一般剂量为20~30mg/d口服,连用3~6个月。
2、孕三烯酮
孕三烯酮是19-去甲基睾酮衍生物,通过与异位病灶的孕激素受体结合,遏制垂体FSH和LH的分泌,直接作用于异位病灶,使之萎缩、退化。现多采用口服25mg,2次/周,连用3~6个月。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达拉唑,但是复发率无明显差别。有研究显示其1年复发率较米非司酮稍低,约为11.67%。
3、三苯氧胺(TMX)
是非甾体类的抗雌激素复合物。副作用有轻度潮热、恶心、月经周期延长等。TMX不遏制排卵,甚至有促排卵作用,有学者认为该药物周期疗法主要适用于生育期不孕妇女。
4、中医药治疗
中医的治疗原则主要是活血化瘀,要贯穿于治疗疾病的整个过程,并根据病情应加减灵活应用,而使患者气血调顺,瘀散痛止。如散结镇痛胶囊、桂莲内异汤、消异颗粒等成药或自拟方。
来源资料:《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11年第9卷第1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